国人对张磊捐款耶鲁大学的争议

作者:刘青 发表:2010-01-29 01: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张磊在自己的声明中解释说,在耶鲁大学的学习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耶鲁大学帮助中国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也想改变这种单向的帮助历史。据介绍,张磊的捐款将用于耶鲁管理学院新校区的建设、学生奖学金、以及耶鲁大学与中国有关的交流项目。

张磊的捐款经耶鲁官方公布、媒体报道后,一时成了中国舆论、尤其是网络热议的焦点。有人表示理解赞同、甚至认为是自己也希望效仿的选择。但是更多的则是对张磊捐款的不理解、反对,进而是仇视、谩骂、并扣帽子、打棍子纷至沓来。

例如网上对张磊捐款耶鲁不满的流言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帮助了你,但美国人只给我们制造麻烦,你帮他们伤害中国。……你在中国上了十几年学,没有中国大学的教育,你什么也不是。……怎么没看到高瓴在四川地震时捐这么多钱?”
至于对张磊捐款耶鲁的善举大骂出口的,如“汉奸”、“叛徒”之类的、除去骂没有内容的贴子,在网络热议张磊捐款的讨论中,也大有人在。

总之,张磊报恩耶鲁的捐款被上升为涉及民族大义的问题,无数的人高举爱国的大旗,对张磊口诛笔伐、口沫横飞地攻击张磊,数典忘祖、忘恩负义,等等。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这些谩骂、攻击言论不以为然;对以爱国名义的那些激愤言论尤为反感;而对张磊知恩图报和选择耶鲁,相当赞同;对中国的高等院校不能感动学子如此捐款,认为是中国教育制度本身的问题;以及大学缺乏服务、且高等院校贪腐成风,对毕业学生缺乏捐助的动力和感情。

但是,与网络上大量的简短攻击的言论相比,理性、诚恳的谈论显得相对稀少,有点曲高和寡的味道。一个是非、对错十分简单明了的问题,却像捅了马蜂窝、引来大量谩骂、嘲讽、攻击,不得不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个案,而是社会的基本文化、心理方面,存在了严重问题。

这首先就是概念扭曲、中共党文化作祟的典型表现。捐款一般来说是一个道义高尚的善举。捐款人或是感恩、感激、感动而捐款具体个人与机构;或者是由于认同、体认某项事业、或是某个行动,而捐款。所以受捐助的对象早已超越国界、遍布世界各个角落。而且往往越贫穷的国家和地区,越容易受到来自富裕社会的人或组织的捐助。

例如,比尔•盖兹和巴菲特,作为世界第一、二名的富人,已捐出和将要捐出的钱超过上千亿美元。而他们主要的捐助对象则是贫穷的黑非洲,甚至也包括象中国等一些高速发展中的国家。

可见,捐款不涉及国家利害关系、以及爱国与否,而是表达了捐款人感恩、感动之举,或是认同并愿意支持、帮助某项事业。但是张磊对于耶鲁大学的捐款主要受到攻击,却是莫名其妙的所谓不爱国、进而骂为叛徒、汉奸。

虽然没有任何攻击者阐述过他们所谓的爱国究竟是什么,但是从网上大量的言论中还是可以归纳出来大致的脉络,即没有捐款给中国、给自己认可的事务和机构,就是不爱国,并可以上升为汉奸和叛徒。

这种思路的两个典型特征,也就是可以将毫无关连事物拉扯到一起、上纲上线,而且极端横蛮霸道、粗俗狂妄地唯我独尊,正是中共半个多世纪的党文化的经典行径。

第二个可以视为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是中国人极强的外露的干涉欲望。中国人常常说道,活得很累。虽然造成“累”的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就是亲属、朋友、熟人间的各种形式的相互干涉、并进而发展成特别爱好家长里短、非短流长的评判、议论别人,而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为评判依据。张磊捐款耶鲁本来只是私人的事情,在中国却成了社会热议的焦点,而且成了爱国、不爱国的政治道德问题。这与中国人干涉他人的欲望有一定关系。

另外一个因素是对财富的欲念和红眼病的心态在作怪。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张磊的捐款不是近九百万美元,而是九百或者九千美元,还会不会受到这样的攻击、谩骂、诽谤?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再有人有兴趣谈论。因为中国人小额地捐款美国机构或个人早已存在。

但是两者之间除了钱数有大小差异外,没有什么其它不同的。为什么一旦变成巨额,就象捅了马蜂窝、招致攻击?其实内心深处自己也难以觉察的东西,是对钱财的强烈欲念和红眼病在作怪。

中国在没有形成对捐款的正确理解和平常心态之前、在政治氛围改变、和大学成为成熟、高尚的学府之前,不是出于各种目的,而是纯粹感恩、感激、感动的捐款大学,恐怕是越多网上这样的攻击谩骂,越难出现。


(文章只代表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作者审校)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