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巴哈─格拉夫钻石"2008年的样貌。
每一颗钻石的形成史几乎都和地球一样久远,然而当它们落入人类手中,经过一次再一次切削琢磨、交易传承,又会透显出新的风华面貌。本月廿八日起在美国华府"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维特巴哈─格拉夫钻石"(Wittelsbach-Graff Diamond),正是这样一颗交错着历史与商业光影的绝世美钻。
维特巴哈 刻画历史痕迹
维特巴哈─格拉夫钻石属于罕见的蓝色钻石,原名"维特巴哈蓝钻",十七世纪中期产于印度的高尔康达矿场,和另一颗著名蓝钻"霍普钻石"(Hope Diamond)系出同门。一六六四年,它远渡重洋来到西班牙,被国王腓力四世买下送给爱女泰瑞莎公主。三年后泰瑞莎嫁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它也"陪嫁"来到维也纳。
一七二二年,利奥波德一世的孙女艾蜜丽亚带着这颗蓝钻,嫁入巴伐利亚的维特巴哈王室,"维特巴哈"之名由此而来。经过两个世纪的沧海桑田,维特巴哈蓝钻在一九三一年离奇失踪,廿多年后踪迹再现,一九六四年成为一位收藏家的囊中物。
惊世拍卖 写下超级纪录
又过了四十多个年头,维特巴哈蓝钻再度让世人目眩神迷。二○○八年十二月十日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这颗蓝钻以一千六百四十万英镑(约新台币八亿三千万元)成交,创下历来钻石拍卖的天价纪录,买主是英国钻石业大亨格拉夫(Laurence Graff)。
三百多年的岁月在维特巴哈蓝钻上面留下不少痕迹,于是格拉夫请来三位师傅重新琢磨,让它焕发出璀璨的新面貌,重量也从卅五.五六克拉略减为卅一克拉,并改名为"维特巴哈─格拉夫钻石"。
重新琢磨 被批弄巧成拙
这种作法引来不少批评,苏富比拍卖公司的钻石专家马赛提就认为格拉夫弄巧成拙,不但没有增添维特巴哈蓝钻的光彩,反而减损它的历史传承意义。柏林德国历史博物馆馆长奥托梅耶也说,现在格拉夫手中那颗蓝钻已经与"维特巴哈"了无关联。
不过在商言商,格拉夫或许另有一番盘算,要让这颗蓝钻的身价更上层楼。有色钻石原本就少见,卅克拉以上更是凤毛麟角。格拉夫自家公司在二○○七年以三百八十万美元卖出的一颗粉红色钻石,去年底在香港拍卖会上以一千零八十万美元成交,足足增值一八四%。不难想见,未来维特巴哈─格拉夫钻石如果再度现身拍卖会场,恐怕又将创下令人咋舌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