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美国地产业几乎崩溃,而中国的房地产却经受住了考验,并在2009年一线城市房价开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疯狂上涨。不久前,迪拜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房地产泡沫的危险,而国务院常务会议也终于做出了抑制投机性购房的决定。
近日,西方行为金融学创始人、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席勒在上海出席了由交大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的EMBA论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席勒虽没有直接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但是他仍然委婉地表示,迪拜危机的出现,对于世界其他大城市出现的房价远超国际水平的情况,具有警示作用。
《华夏时报》:最近迪拜爆发了房地产引发的偿债危机,但是目前中国的房价仍然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上涨,你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一线城市比如上海的房价的,是不是已经出现了泡沫?
席勒:金融危机使全球很多国家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出现了急剧缩水的情形,经过各国政府的经济刺激,金融危机似乎渐渐远去,但是不久前发生的迪拜危机,仍然在提醒人们金融危机还没有真正消散。
几年以前迪拜的人也问我,是不是有泡沫?我不太愿意直接说答案,现在,在这里我也不愿意这样直接回答。对我来说,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迪拜是一个比较大胆的实验,它是一个已经不出石油的酋长国,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金融中心。
今天我到上海,早前我也听说了上海的房价,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一年收入的一百倍,也就是说,他要工作一百年才能用他的全部收入买一套房子。你可能要问,既然这样,他为什么还要买这个房子?答案是他预期房价还会上升。人是有投机心理的,他觉得以后房子肯定还会涨,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非理性的。
你们大家对于上海的了解肯定都要胜过我,我觉得上海比迪拜好很多,不是那种被沙漠包围的城市,对上海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当然我对上海的房价比较担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华夏时报》:在中国或几乎所有其他国家,房产一直被认为是最保值和有投资价值的,面对中国高涨的房价,房子还是一个好的投资品吗?
席勒:我刚才讲到了人的非理性,其实对于所有国家的人来说,这种非理性心理是时时存在的。大家都知道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环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真正使经济飞速发展的是人们的思路发生了变化。
我编制过一份关于中美房价在过去一百年的变化指数,可以发现在过去一百年,其实中国和美国的房价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是在最近十年或十五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房价呈现出非常神奇的直线上升。
当一个国家的房价出现快速上涨时,我觉得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理论上来讲买房子都应该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渠道,你应该去投资有生产能力的企业。房子买了之后它还要折旧,我有这样一个提议,大家可以去买一部新车,然后把它放在车库里,30年之后你就可以卖掉了,到那时就变成老爷车,你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吗?肯定不是。
在美国我们可以看看农田,你看农田现在不是越来越少了吗?投资农田回报应该很高。其实,在美国如果有人在1911年买了农田,到现在只涨了1% 左右。如果是买股票会怎样?回报就高多了。所以,根据我对房地产的了解,长期来讲这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东西。当然短期内它会是一个很好的投资,不管到哪里买房都会赚钱,我觉得现在只是一个幻觉而已。
《华夏时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路径和日本很相似,有经济学家对这种经济模式担忧,担忧中国会不会出现日本那样的情形,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陷入失去的十年,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席勒: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但我们看到,这一次自1929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本质伤害,未来可能有一些不确定,但是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预测还是非常好的。
1974年对日本是一个转折点,那年股市大崩盘对日本造成了很大影响,之后1997年金融危机和这次的次贷危机也影响到了日本,日本的最大转折点是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双重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就再也没有起色了。
很多人问,中国未来会不会像日本?我不想把日本的情况简单化了,我想说,日本的经济绕不开泡沫这个问题,而中国等其他国家也可能会面临泡沫的挑战,日本的例子对中国是一个启示,也是一个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