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
绍兴师爷天下闻名,闻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绍兴师爷具有过人的机智和狡猾,而机智和狡猾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他们惯用一种独特的"师爷笔法"。据考查在种种笔法中,"反复颠倒,无所不可",是"师爷笔法"的一大种类,一大典型,而"颠倒文句",又是这一类"师爷笔法"的代表。
在"反复颠倒,无所不可"之法当中,我感觉最有代表性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把"屡战屡败"颠倒过来,变成"屡败屡战",使常败将军的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艰韧不拔,不取得胜利决不罢休的将军的形象。这是绍兴师爷的"颠倒文句"之法的一个杰作,所以,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那么,就先来谈一下这个"屡败屡战"的掌故。关于这个掌故,有很多种说法,在所有文献中,这个说法可信度较大:
相传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时总打败仗,有一次向咸丰皇帝乞求增援,上的折子中有一句是"臣军屡战屡北(败)",师爷马家鼎看了后,提意见说,"屡战屡北"词意颓唐,不妨易为"屡北屡战"。这一改动,真是妙极,虽然仍是铺叙战报,事实仍旧,但气概已完全不同。曾国藩看后大加赞赏,说:"一字之易,所以值千金,端在此耳。"果然,奏折呈上以后,曾国藩不但没有被罢官,反而被咸丰皇帝认为忠勇可嘉,他手下的战将鲍超也因此保住了性命。
也有记载说上奏折的不是曾国藩,而是一个叫德兴阿的官吏。还有人传说,把"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的,不是某个师爷,而就是曾国藩本人。
从研究"师爷笔法"的角度来看,"屡败屡战"的著作权究竟是谁,已无多大意义,因为即使是曾国藩自己写的,而不是师爷写的,也反映出曾国藩受到了"师爷笔法"的深深的影响,因为"屡败屡战"这种写法,是地地道道的"师爷笔法"。
在"师爷笔法"中,"颠倒文句"的技巧,是经常被使用的,除"屡败屡战"之外,还有很多例子。先举一个与"屡败屡战"极为相似的例子。晚清小说家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十中记云,清朝大吏吴大征幕中有个师爷,名叫黄慎之,"在吴幕中襄案牍,曾拟招降告示,中有句云:‘本大臣于三战三北之馀,自有七纵七擒之计。'"吴大征是个草包将军,常打败仗,甲午之役中,曾大败于平壤,但他幕中的这位黄师爷却是个"师爷笔法"的高手,大笔一挥,便为吴大征的败绩解了围 --虽然三战三败,却仍有七纵七擒之计,简直可与破蛮兵,擒孟获的诸葛亮比肩。这个"三败七计"之说,几乎就是"屡败屡战"的翻版,黄慎之也就是另一个马家鼎。《南亭笔记》是李伯元写的一本记录清代掌故的笔记,可信度很高。黄慎之的这个例子,应当是可信的。
还有一个例子。民国年间有位叫徐哲身的先生编了一本《绍兴师爷轶事》,汇集了不少绍兴师爷的历史资料,其中记了这样一件事:光绪年间有个渔民,为报生母之仇,将父亲的妾砍死了。渔民是个有名的孝子,有人想救他,但判案的浙江巡抚刘秉章认为案子已定,无法挽回了。这时,一位姓年的绍兴师爷看了案卷以后,将"谳词"--"情有可原,法无可赦",颠倒成了"法无可赦,情有可原",于是,文意大变,布满乌云的天空顿时晴朗,这个渔民死里逃生了。
这句话在改动前,侧重点在"法无可赦",意在渔民该杀,改动后,侧重点就变为"情有可原"了,意在可以不杀。几个汉字的轻轻移动,就把这个渔民的性命保住了。
李伯元在《南亭笔记》卷一中,也曾谈到过将这句"法无可赦,情有可原"的谳词颠倒过来的事,但所记的主人公不是姓年的师爷,而是晚清顾命大臣肃顺。文云:"柏俊因科场案发,内阁某臣拟旨,中有曰:‘法无可恕,情有可原'。意盖欲脱其罪也。既上,肃顺颠倒其词曰:‘情有可原,法无可恕。'遂论弃市。"戌午年发生的柏俊科场案,是晚清有名的科场弊案,结局是直接责任人、正总裁柏俊被斩首。从李伯元的记载看,在审理这个案子的过程中,是发生过"谳词"之争的。一共八个字,如何摆法儿,便能决定柏俊的死活。李伯元对这种"师爷笔法"颇感惊异,叹道:"此种舞文手笔,闻之令人咋舌。"在这段掌故中,颠倒文句的肃顺并不是师爷。这说明,"师爷笔法"在清朝已不只是绍兴师爷会用,而是许多官吏都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
说起"师爷笔法",还可以再举一件官员断案时颠倒文句的例子。清朝有一桩著名的文字狱"《字贯》案",案情是:有个叫王锡侯的文人编了一本简明字典,自序中有些对《康熙字典》不大恭敬的字样,被一个叫王泷南的讼棍告发了,罪名是"狂妄悖逆",这可是要掉脑袋的罪名。但审案的江西巡抚海成看了《字贯》以后,觉得问题没那么严重,就想给王锡侯开脱一下,于是在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虽无悖逆之词,隐寓轩轾之意"。
意思是《字贯》并没有"悖逆"即反对皇帝的大逆不法的罪过,不过是在字里行间隐含有将《字贯》的一些内容和《康熙字典》比较高下的意思。海成写的这句话,实际用的也是"师爷笔法"中的颠倒文句的笔法。本来,告讦者王泷南的潜台词是:《字贯》"貌似轩轾之意,实为悖逆之词",若按此句之意,王锡侯必死,但海成将王泷南的潜台词颠倒了过来,原意就变了,把王锡侯的罪过减轻了许多。
但是,没想到折子一经"御览",乾隆皇帝大怒,骂海成有眼无珠,连这么明显的"大逆不法"都看不出来。结果,乾隆不但下令将王锡侯斩立决,连海成也判了个斩监候。徐凌霄先生在小说《古城返照记》中曾写到这件有名的"《字贯》案",其中写了这样一句话:"这其间‘虽无悖逆之词,隐有轩轾之意',乃是官样文章掉笔头耍枪花的老套。"他把这句断语目为"官样文章",目为"老套 ",可说是很有眼力的说法,这说明,他看出了这种笔法乃是清代官场上的一种流行笔法。这种笔法,也就是"师爷笔法"。
文句一颠倒,便产生新的意思,这是中国文字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似乎也是中国文字的一个特点。绍兴师爷是很熟练地运用这种"颠倒文句"之法的一群人,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需要。但这一文字技巧,却又并非只是绍兴师爷才懂得,许多作家和诗人,由于日日浸淫于诗文,也很明白这当中的道理。例如一位古代诗评家这样评说杜甫的《登楼》诗: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
这两句诗若是颠倒了次序,确实失去了原来的韵味。原句是多么沉郁、博大,骨力突显,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患情怀,而若"倒装一转",则变得平淡无奇,也不那么沉郁、博大了。
中国文字是能写出许许多多类似《登楼》这样的句子的,这种句子,不像"一碗豆腐,豆腐一碗"那样,怎么颠倒,意思都一样,而是一颠倒,意思就发生了变化。绍兴师爷正是看到了中国文字的这一特点,亦即那位诗评家所说的"秘诀",并熟练地利用了这一"秘诀",从而达到了翻云复雨,颠倒事实,或陷人于罪,或救人于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