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新概念:读书养生论

作者:李克夏 发表:2009-08-06 22:1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传统养生学说中,读书养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古人对此历来十分重视,认为"书籍为养心之资,故学者宜多求书籍以养其心"。(《卫生格言》)。宋人倪思列"读义理书"为"齐斋十乐"之首,韩驹有诗云:"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李氏娱书斋》)。清人石成金将"读书之乐" 作为其长生秘诀。在石天基养生说中,将"读书"列为一大法门。曹庭栋养生学专著《养生随笔》中也专辟"书室"一章。文掞《医心》诗更直言"病亦不迎医,书卷养性命。"只是我们对这份宝贵的医学文化遗产发掘不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读书养生的理论基础

1"读书养生论"以人类生命活动"恒动"的特性为认识基础。

传统医学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尤其是人类的生命活动是在"恒动"中化育发展的,元代朱丹溪《格致余论》云:"天之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之于动。"自然界的气交变化运动孕育了万物,其升降出入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在我国渊源流长的养生理论中,"恒动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庄子曾设喻言之:"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三国志‧华佗传》云:"摇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这都是对广义的人体摄养而言的,对人脑来说同样如此。孟子云:"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管子讲究"心术",提倡用脑,"老不长虑,困乃遫竭";《素问‧举痛论》所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都是正确认识到积极思维的作用,强调精神不衰的要诀在于"动",亦即用脑,"用进废退",用之则振,振而复生。在思维的活动中,读书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读书之时,"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能够全面激发心智,使大脑在恒动中保持机敏与活力。

2."读书养生论"体现了养神调形的需要。

"形神合一"是传统医学理论基础之一。形指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神指精神意识活动,"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无形则神无以生,无神则形不可合" (《类经》)。形神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可分离。在这种关系中,心神起著主导作用。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由"心"来主管的。"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脏象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素问‧灵兰秘典论》)。这就意味着心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旦心神失养,就可能进一步导致身体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功能紊乱,而百病加身。而通过读书等思维活动,使心阳鼓动,血脉充盈,心清神明,机体协调,以避免气血不调,意识紊乱,形衰气馁。

3."读书养生论"符合动静结合的养生原则。

人体的动、静关系著精、气、神的衰旺存亡。我国自古以来在养生方面就存在"静"与"动"两种观点。老子《道德经》中提出在养生方面要自然安静:"归根曰静,是曰复命",认为安静自然,可以加强内气运行,从而袪病延年。《吕氏春秋》则主张以动养生,认为:"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在传统医学中,运动养生与静息养生似乎对立,但更多的养生学家主张动静结合,并努力寻找、探索动与静的相宜切点与行为方式,而读书正是被养生学家认为亦动亦静,促进精、气、神互相资生的理想活动之一。清人张英所谓"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聪训斋语》),正道出其劳逸均衡,动静适度的特点。乾隆年间名医董凯钧十分重视养生调摄之术,他极力主张顺其自然,动静相宜,曾提出"静中亦动观书,动中亦静垂钓"的妙说,也是着眼于读书中静中寓动、动中寓静的谐适特性。正因如此,一些主张静息养生论者亦以读书为重要的摄养之法,如极力宣扬"读书之乐"的曹庭栋云:"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养生随笔‧燕居》。这就是说,心神必当活动,只要注意将心神活动调节、控制在其耐受范围内,都属适度之动,亦即取静之道。故古人读书多讲究"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涉猎流览,优游浸润,既激发心智,又无碍于舒气安神。

读书养生的情志调摄效用

古代养生学家将书卷列为养生妙物,除了重视其神思之功外,同时也十分重视其舒郁、存思和陶情诸种情志调摄效用。

舒郁解愠 孙思邈《千金翼方‧养性》云:"人性非合道者,焉能无闷?闷者何以遣之?还须畜(蓄)数百卷书,《易》、《老》、《庄子》等,闷来阅之,殊胜闷坐。"人之七情与脏象有密切的因果关系,情绪好坏,可以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心情愉悦能使整个心理状态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消极情绪则易使内脏活动不同程度失常,顽固沉重的懮郁和愠怒,足以使各种疾病乘虚而入。如何宣达不良情绪,从苦恼心境中解脱出来?传统医学提出"郁者发之,结者散之"的原则,读书则不失为用精神寄托来转移情绪、寻找解脱的一种良好的方法。读书不但能导滞解愠,荡涤郁结,排遣寂寞,闲适生趣,同时能使阴阳调适,气血畅和。

收心守一 人有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从传统医学的角度看,心思杂乱,诸躁妄动,最易伤神;心神专一,动而不乱,则能养神。而一旦元神之府出现烦扰杂乱现象,就要调理身心。当然可以采用诸如气功入静的"守一"方法,同时也可以在读书过程中专心致志,以一念镇万念。明人王象晋《书室修行法》云:"心不定,宜看诗及杂短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通过读书来集中意念的方法与道教"存思"的养生功法亦有款通之处。所谓存思,最重要的是思想要高度"入定",排除人的各种感觉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忘掉自身的存在,也就是要达到"收心"、"坐忘"的境界。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要须安坐收心,竟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司马承祯《坐忘论‧收心三》),至此便到了俗虑杂念全部排遣的境地。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称小说支配人道之力,首先便是"熏"。认为其即如《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之力。所以说读书是治烦镇
乱,收神入宅的良方妙药。

涵养性情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将"性"与"命"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故养生学将"养性"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性"与"情"又密不可分。情是人体对外界刺激在情志方面的应答反应,但同样的外界刺激,对于不同的人引起的情志波动却各不相同,古人认为,这是由于各的"性"异。"情由性生",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因,情只是具有个性特征的性在感受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定的外部表现。因此要有效地控制七情,从根本上说是要提高心性修养,有效地驾驭情感,从而保持人体气机、阴阳的平衡,促进身体健康。在传统的"养性"诸法中,读书被许多养生学家列为首要,如明人张君实云:"读书所以研理,养气所以炼性,性理功夫,就在读书,养气并行不悖之中"(《水石闲谈》)。清人张英云:"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聪训斋语》)。读书之所以能养性,一方面在于它能增益知识,另一方面在于它能陶冶性情。古人所读之书,无非经、史、子、集四类,其中许多书籍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精神养料,多读多诵可以使人精神开朗,思想通达,性情得到陶冶。膏沃之壤,华实必茂;刚卤之地,根荄靡托,此为至理。

读书养生需注意的问题

读书,是一种心神活动,这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和劳动,因而要达到养生的目的,既要遵循一般的规律,又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操守 其中包含读什么和为何而读的问题。学林无垠,良莠相杂,其品位有高下、雅俗之分,自当有所鉴别,错将精神鸦片当药抓非但不能养生而且必将戕害身心。因此,"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读书,自当以增强思维、丰富知识、提高修养为目的,而不是炫奇示博或附庸风雅。"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金玉哲《立教十五论‧第三学书》)

二、讲究适度 世界万物都有个适度,超过了一定的"度",则"物极必反",读书养生同样以适度为原则。正如明代吕坤所云:"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精明,身愈劳愈强健,但自不可过耳(《呻吟语》)。不适度的读书,非但不能达到锻炼和激发思维的目的,反而会使元神耗损,三焦气结,劳心伤神,脏腑失调。合适的"度"因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应当辨证对待。

三、饮食调养 读书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因而也必然会劳动心神,消耗精血。倘若精血不充,则形体失养,就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内经》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使脾气充足,胃气和顺,精血充盈,形神健全,以保证读书时有良好的体能和充沛的精力。



来源:葫蘆中醫藥專業資訊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