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的交汇点,南枕祁连山,西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北塞山,东峙三危山。敦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咽喉要地,在河西走廓的西端,为一面积不大的绿洲,四面戈壁、沙漠环绕。
魏书《释老志》说,“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旧式,村坞相属,多有塔寺。” 可见西域的文化对敦煌的影响很大。一千多年前,佛教在西域诸国很盛行,建塔造寺、开窟筑像的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敦煌,与中原古老的半神文化交汇、融合,产生出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
敦煌石窟,是一个石窟群,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东千佛洞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五个庙石窟。其中位于敦煌东南25公里处的莫高窟,是面积尚不及1平方公里的一小绿洲。莫高窟开凿在鸣沙山麓东段的断岩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80米,是开凿最早,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据记载,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唐代达到顶盛,历经了前秦、北凉、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等十几个朝代,共1600余年。
莫高窟分北区、南区,北区主要是僧房和禅房,是过去的修行者打坐修炼、饮食起居的场所。南区保留了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造像2400余身。是一处汇集了绘画、雕塑、建筑及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因素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
敦煌的莫高窟原来是个大寺院,在隋唐佛教鼎盛时期曾经聚集了上千的修行者和信众。在中国古代,许多人是信神信佛的,包括敦煌历代的统治者。莫高窟开窟的供养人(出资者) 主要是当地的达官贵人、僧人、普通老百姓和来往的商人。
石窟的开窟者主要是佚名的僧人和民间石匠画工,最早的开窟者就是一个和尚。由于皇家没有直接开窟,所以敦煌石窟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中,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也是很不完整和规范的。致使敦煌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石窟艺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和遥远边陲的乡土气息,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迷和无数的传奇。
辉煌的石窟艺术展现给人的真实,却是那些开窟者和供养人从心底流露出的对神佛的无限崇敬,是真正佛性的体现,及由此而产生的有着深邃内涵的信仰文化。所以佛像画是敦煌莫高窟永恒的主题。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原盛行,莫高窟出现了大型佛经壁画,把整个一部佛经以连环画形式首尾相连搬上墙壁,其中有西方净土世界,东方药师佛世界,未来佛弥勒佛的弥勒世界,等等。场面之宏大,气势之雄伟无不令观者惊叹。
壁画中还有一些神怪、花鸟、动物、山水画、建筑画、开窟造像出资人的肖像,工匠画像,及各朝代从平民百姓到帝王将相的衣冠服饰和社会生活画面。林林总总,包罗万象。无论是单幅画还是巨幅画,都是精美绝伦,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不愧是人类历史上最完整的佛教艺术。
这样的一部艺术史,凝聚了人对神永久的向往,已经超越了人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对人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人看了之后思想中会增添善念,心胸会开阔,会得到心灵的净化。丰富的内容与深邃的内涵,博大精深,遥远的佛国世界与现实的人类空间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到渺小与不足。
一千多年来,置身于此的朝拜者,似走进神话中的真实,跨入遥远神秘的宇宙时空,流连忘返。又仿佛是真实中的神话,玄秘奥妙,美丽超然。在这里,强烈的心灵撞击,天、地、人汇聚一堂,使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哗,丢弃自我,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神人交融,天人合一。佛光普照,礼仪圆明。神的造化、天国的感召,或许能使现实中的人们领悟生命存在的伟大意义。
一、敦煌地名的由来
自古以来,地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敦煌”一词,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说“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在敦煌设郡县,并大量从中原移民,中原文化渗入敦煌。此后在不同时期,中原数次大乱,致使许多文人儒士为逃难流落到敦煌,并在敦煌定居,著书立说,发展中原文化,从而使敦煌具备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基础。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自此敦煌成为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丝绸之路的咽喉重镇,中原文化和西方文明的汇聚点。
关于“敦煌”地名的由来,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敦煌”一词应是当地少数民族称呼地名的简译。还有学者认为,“敦煌”一词既不是汉语语词,也不是少数民族语词,而可能与早期的希腊人有关。东汉应劭对“敦煌”解释道:“敦,大也,煌,盛也。”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中也说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认为这个地区对开发广大的西域地区有很重要的作用,故名之曰敦煌。
尽管“敦煌”地名无从考证,但从“大也”,“盛也”的解释来看,也反映出了敦煌在历史上的繁荣。
二、鸣沙山、月牙泉的神奇
山依水而滋润,水靠山而秀丽。中国的寺庙喜建在依山傍水之处。莫高窟作为一座沙漠中的大寺院,也有鸣沙山、月牙泉相伴,但却是别具一格,举世无双。
鸣沙山由五色沙积聚而成,因在刮风时会发出声响而得名。南朝刘敬叔《异苑》中记云“凉州西有沙山,俗云昔有覆师于此者,积尸数万,从是有大风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因名沙山,时闻有鼓角声。”足见鸣沙山充满灵气和神奇。
在高高的沙山环抱中,中间一块绿色盆地分外耀眼,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
鸣沙山和月牙泉的神奇在于鸣沙山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始终碧波荡漾,清澈透明,风景十分优美,鸣沙山也不会因沙漠滑沙而高度降低。
沙山与泉水,本是相克不相生的冤家对头,泉水在沙漠之中实属罕见,能在沙山脚下与之共处,虽有鸣沙飞扬而一尘不染,且历经上千年经久不枯,实在令人惊叹不已。
鸣沙山由两座走势不同的沙山组成,而月牙泉就在两座沙山中间的交汇处。台湾的某易学大师,根据大量引经据典的考证,推断出此地乃是西王母的瑶池。据他观相说:鸣沙山是两个互相盘结并蒂的蟠桃,月牙泉正是两桃之间的绿叶。真是“天堂胜境落人间,沙山泉水依千年。”此乃天公之作,神哉! 妙哉!
据说旅游业开展起来后,游人不断增多,滑沙成为一个旅游项目。沙山的高度因人们滑沙有所下降。当地管理部门为防止沙山继续降低,曾在其附近植树,一防沙山高度下降,二防沙子滑向月牙泉,会淹没它。但效果却相反,所植树木改变了原有的风向,又减小了风力,破坏了原来有利于沙山和泉水互存的自然规律。这规律就是时有强风从两座沙山之间向上扬沙,这种不断的作用力使得沙子又向上堆积,不至于向泉水处滑下。后来,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已将其恢复原状。
可见鸣沙山和月牙泉的相互依存已超出人类的自然规律,真乃是神的造化,浑然天成,且不容人擅自改造亵渎。但如果人违背了天意,也必将会受到天的惩罚。
人只能顺应神的巧妙安排,方可领略这天地之作的奥秘玄机。
大漠中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像一只神手,在天地之间绘出的一幅巨大的立体画面,山峰与山谷构成的优美线条如同飞天长长的飘带,翩翩飘舞,天地相连。山坡面上的细沙近看晶莹剔透,闪闪发光,远看如锦缎飘洒,柔软光滑,洁净金黄的色彩似乎映射着佛国世界的富丽辉煌,令人无限神往。
鸣沙山和月牙泉为敦煌的莫高窟又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三、莫高窟、三危山的传说
莫高窟是一片树叶形的绿洲,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大漠戈壁之中,人烟稀少,风沙满天。对面的三危山,因三座危峰而得名。传说西王母的使者三青鸟就栖息在此山。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据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至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届此,又于僔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
李怀让的碑记点出了莫高窟开窟的缘起。是说在公元366年,一个云游的和尚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枝锡杖,西游至三危山,忽见金光灿灿,形状如千佛闪耀。乐僔随即悟到这是佛光点化,应在这里筑窟造像,广传佛法。于是,乐僔和尚凿建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不久,又有一位叫法良的禅师,从东方而来,在乐僔的窟旁又开凿了一个洞窟。自此之后,历经千年,营造不绝,到唐时便已有一千余龛。
尽管乐僔和尚是否看到的是佛光,又如何发愿无从考究。人们甚至相信这只是一种传说。但是一千多年来,莫高窟那492个历代开凿的洞窟却是真实的。
莫高窟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隋代洞窟第423号洞窟题记中,其名称的由来也是莫衷一是,大抵有三种说法:其一,是说莫高窟开凿于沙漠的高处而得名,在古汉语中 “沙漠”的“漠”和“莫高窟”的“莫”是通假字;其二是说从藏经洞出土的文书和许多唐代文献都记载,唐代沙州敦煌县境内有“漠高山”、“漠高里”之称,据此考证,鸣沙山在隋唐也称漠高山,因此将石窟以附近的乡、里名称命名;其三是说在梵文里“莫高”之音是解脱的意思,“莫高”是梵文的音译。
还有一种说法,古人相信神佛是至高无上的,为了纪念乐僔和尚“莫高于此”的功德,将该石窟群定名为“莫高窟”。
莫高窟又叫“千佛洞”,是因为洞窟有许多佛像和壁画。或者说,洞窟众多的佛像和壁画及数百座洞窟是因为乐僔和尚当年看到的佛光如千佛显现,因此而得神谕而建。
三危山,自有了“状若千佛”的奇彩金光显现,而被视为神圣灵山。为祈祷福寿平安,当地百姓在山上建有庙宇,使三危山成为敦煌一处重要的佛国圣地。而莫高窟,即在此山大泉河西岸的河床上开凿,以这么一座粗犷雄伟的神山来做莫高窟的映壁,气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神的安排。
既然三危佛光点化了乐僔和尚,使中国大西北一望无际的浩瀚荒漠中从此有了莫高窟圣殿,但从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来看,神选择此地所蕴涵的玄机还不止于此。
敦煌气候干燥,使得莫高窟那些精美的壁画能长久保留。以莫高窟现有的辉煌,可以想像中原文化艺术曾有何等的光芒。
莫高窟距敦煌古城约有30公里,在古代这个距离不算近,又是沙漠地带,真是行路难,难于上青天!似乎在告诉人们凡尘俗世到天国世界有多遥远。从任何一个繁华的城市到敦煌,要经过酷热的戈壁滩,忍受满目凄凉的风沙,干燥恶劣的天气。神似乎在提醒每一位朝圣者要有艰辛的付出,才能见到庄严神圣的天国世界。大漠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生活单调艰苦,若不是精神上的坚定信仰,很难使开凿者和修行者在这里留下来,忍受那沙漠中无边的寂寞。
莫高窟地处荒僻的沙漠,远离中国历代的古都,正好满足古代的修行者要脱离世俗,出家为僧,隐于山林旷野的修炼形式,而且躲过了历史上朝代更迭的战乱和文化宗教的变迁,以及唐代会昌年间灭佛的劫难。因为自古以来,从地方的官使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到贫苦的老百姓,人们都笃信神佛,所以这片圣地得到神佛的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