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9-01-16 17:37:57作者:竞文
在古代,"被"是个总称,大被叫"衾"(音亲),单被叫"禂"(音绸)。被的大小,以幅的多少为计,幅是布帛、呢绒的宽度。两幅的被最小,三四幅被最为普通,也有更大的被。三国时江夏人孟宗游学,亲娘为他做了一床十二幅的被,并向别人解释说,小儿没有什么本事,怕朋友不理他,做个大被,可请清贫的书友同用,多受些教益。
先秦时代的妇女流行一种背负小儿用的东西,名叫"襁褓",大约宽一尺,长丈二。襁,指布幅;褓,即被子。用"襁褓"带孩子的风俗,在中国一些地区至今还可以看到。例如,壮族传统襁褓用多块异色缎子拼接镶纳而成,上用彩色丝绒绣以花卉鸟兽图案,并以几何纹做边饰。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纸被"。南宋哲学家朱熹曾送给诗人陆游一床纸被。陆游收后,写了一首谢诗:"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棉。"看来质地很好。
明代龚诩的咏〈纸被〉诗道:"纸衾方幅六七尺,厚软轻温腻如白,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独眠客。"从文中可以看到其保暖的性能还相当高。
外国也有"纸被",瑞典一学者发明的卫生纸棉被,有十五层,其保暖性和柔软性,实不亚于普通棉被;尤其适用于医院和旅馆,因为用后可作废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