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综合报道】中共在彻底清除打倒"封,资,修"后, 在中国建立了一整套的中共党文化。
党文化割裂中国大陆与历史和世界
封 - 中国的传统文化, 资 - 西方世界的民主和市场文化, 修 - 苏联的共产文化。就此, 中共彻底地把中国大陆与历史和世界完全的割裂开来。 独创了一整套的党文化的词语系统。
什么是中共的党文化? 中国网民日前选出12大官场流行语, 折射出部分党文化的内容, 同时反映出国人对党文化的反思和反感。
中国网民日前选出12大官场流行语
星岛网报道, 中国网民日前选出12大官场流行语,新闻报道中十分常见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三个词位居流行榜首。
香港《文汇报》报道,网民选出的12大官场流行语分别是:"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重要讲话"、"严肃处理"、"有效措施"、"不尽如人意"、"一定的"、"基本上"、"阶段性成果"、"力度"、"负增长"、"工作需要"。这是网民认为在官员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词汇,事实上的确如此,在网络中搜索这些词汇,竟然有十多万条结果,其中多是各级官员的讲话稿。
有观点认为,"有关部门"之所以成为官场最频繁用语,是出于塞责心理,而"有关部门"就成为最难找到的部门。官话排名榜为:
1.有关部门
2.高度重视
3.重要讲话
4.严肃处理
5.有效措施
6.不尽如人意
7.一定的
8.基本上
9.阶段性成果
10.力度
11.负增长
12.工作需要
解读官场12词流行语的背后的内涵
另有一篇题为"官场流行语频率最高的12词 折射官员心态"文章, 解读官场12词流行语的背后的内涵。
有道是颜色有流行,穿衣有时尚,官场亦有官话流行。时下,在某些机关形成了一种官话陋习,一些领导干部信奉官话套话为"护身符",开口闭口都是"必须"、"坚决"、"一定要"、"着力解决"、"认真贯彻"、"坚决执行"等态度坚定的词汇,而事实上他们对这些词语的深刻内涵却未必了解,只不过是拿来装潢门面而已。那么,这些四平八稳、不知所云的官话背后,隐藏着官员怎样的心态,折射出官场怎样的风气,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反思。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秘书宝笈》的文章,粗略读后不以为然。事后细想,仿佛明白了一些个中玄机。在慨叹捉刀者的刀法了得之余,对当下官场的流行语平添了几分隐忧。
一是"中庸"之道。我们老祖宗讲,不偏不倚谓之中庸。现代人没有理解其本意,倒学会了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说话做事讲究四平八稳,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此乃成熟标志也。君不见不少官员讲话喜欢说的"不尽如人意",听起来似乎不好,实则自我感觉良好,世界上有什么事能尽如人意呢?"一定的",作用可以有两种:一是作谦虚状,成绩虽然斐然,也只称一定的;二是文过饰非,虽然问题不少,也还是一定的。"基本上",略同于一定的,但比一定的更具妙用。无论谁从什么角度挑剔,均可以基本上应付。"阶段性成果",到啥地步说啥话,几乎天衣无缝,比之"基本上"、"一定的"又进了一步。难怪我们有的领导干部被称为"不倒翁",可谓深谙中庸之道!
二是"塞责"心理。在政务公文中,"有关部门",出现频率颇高,且是妙用无穷的词汇之一。既可概括一切,又可遮掩一切。至于谁是有关部门,语焉不详又似有所指,全靠听者自己去猜想,难怪有人说这是最难找的部门!"高度重视",往往出现在事情发生之后,潜台词是这事都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老百姓还有什么要说的呢?"严肃处理",一般是指不涉及刑事责任的处分,小到批评检查,大到撤职除籍,一律适用。至于"有效措施",有效无效全看时间,事情结束之后可以讲采取了有效措施,事情发生之前可以讲要采取有效措施。"工作需要",是职务更换的必用语,已流行了数十年,升迁可用,褒贬也一样,难怪有人说最冠冕堂皇的语言是"工作需要"。中国汉字的神奇魔力,让这些捉刀者发挥到了极致!
三是"媚上"心态。不知从何时开始,凡是上一级领导在正式场合中所讲的话均冠之以"重要讲话",仿佛不加重要一词,无以表达对领导者的尊重和对其讲话的重视。"力度",则是物理和哲学名词的巧妙结合,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力"和"度"是难以衡量的,天知道加大的力度有多大,更不知道为何过去不加大力度。
这些官场流行语,既反映了有些官员的心理,也反映了部分文人的心态。我们不需探究这些人的动机如何,就其社会影响而言,官场流行语不仅助长了庸俗官风,也使官员的形象受损,威信下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民群众需要的是那些不打官腔、真抓实干的平民化领导。领导者就必须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领导方式,说有个性的话,做有个性的官,勇于开创官场清新风气,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尊重。
四是"八股"文风。领导干部处理问题,宣传部门进行报道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种报道如出一辙,甚至成为一种宣传报道的统一口径时,就感到有一股酸酸的八股文风在作祟。什么事如果都是领导"高度重视"、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批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肃处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套话连着空话,老百姓听腻了,不仅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也会对领导者的执政能力提出置疑。难怪人们看新闻报道时发现:会议没有不隆重的,讲话没有不重要的,决议没有不通过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进展没有不顺利的,问题没有不解决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笔者不知如果去掉了这些修饰性定语,是否就会淹没领导干部的功绩,损害领导干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