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乡"禾晾"奇景
侗族历史悠久,据说他们是中国最早种水稻的民族之一。在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一带的许多村寨,至今还保存着一整套传统的水稻收割、晾晒方式,"禾晾" 则是其中之一。在侗寨溪水塘边或绿树楼旁,有一排排高达4公尺的大木架,整齐地围寨而立。大木架由两根粗大的杉木柱和两根穿方构成,穿方中间横穿看一、二十根由圆木组成的可以活动的桁条,顶部由杉木皮成人字形盖在两边,糯禾收割后,人们将数百棵糯禾做成一捆,然后在"禾晾架"上晾晒近1个月,最后收进禾仓。每年此时,"禾晾"便成为当地一道风景。
食源杂异 无菜不酸 宴席欢腾侗族人心中:糯米饭最香,甜米酒最醇,腌酸菜最可口,叶子烟最提神,酒歌最好听,宴席上最欢腾。
侗族饮食没什么禁忌,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长的,草中爬的,只要能吃,无不取食,常见食材不少于五百种。一天四餐,两饭两茶,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糯米种类多,其中香禾糯最有名。吃时不用筷子,用手将饭捏成团食用,称为"吃抟饭"。香禾稻做成的"抟饭"尤为甘美,有"一家蒸饭,全寨飘香"之说。喝的茶专指油茶,用茶叶、米花、炒花生、酥黄豆、糯米饭、肉、猪下水、盐、葱花、茶油等混合制成的浓稠羹汤,既能解渴,又可充饥。
侗族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他们自己亦称:"三天不吃酸,走保打倒窜。"在侗家菜中,带酸味的占半数以上,有"无菜不腌、无菜不酸"的说法,包括各种腌酸菜、腌肉、腌鱼。另有独特的米酒,口味不凶,但据说喝多了容易摔跟头。
侗族人宴客要打"桐粑",工艺复杂细致,如:加苏子汁的叫红侗粑,加杨桐叶的叫黑侗粑等,宴客时泡茶要加柚子皮、冬瓜皮雕成的蜜饯花卉、席上要备畅销全国的"五味姜"......
最有特色的则是客人进寨时特殊的迎宾仪式--"拦路酒"。侗家人在进寨的门楼边设置"路障",挡住客人,饮酒对歌,你唱我答,其歌词诙谐逗趣,令人捧腹。唱好了喝好了,再撤除障碍物,恭迎客人进门。入座后又是换酒"交杯",邻居自动前来陪客,或将客人请到自己家中,或"凑份子"在鼓楼中共同宴请,不分彼此。
侗族饮食文化中另一奇特之处--敬重厨师,在许多宴席上客人与厨师都要对唱,互相致谢。如一首《谢厨歌》就是这样唱道:"厨师师傅常操心,睡半夜来起五更,坐了几多冷板凳,烧手烫脚费精神......巧手办出十样锦,艺高算得第一名,吃在口里生百味,多谢厨师一片心。"
鲜明动人服饰如活生生史书
服饰,是侗族文化最鲜明动人的部份,融合了各个时代、族群的特色于其中,如同身穿一部活生生的史书,由历史中款款走来。
数千年前侗族即已拥有种植葛、麻、桑技术,并发明了织布的斜机。侗族妇女喜欢种棉花,自己织布、染布。服饰朴素,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一般来说,古老服饰并不容易保存,但在侗族地区,至今仍有机会见到侗民珍藏、有数百年历史的"芦笙衣"。男子多穿对襟短衣,或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妇女装束各地稍有差异,上身有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也有的衣长至膝,下穿百褶裙或长裤,束腰带、裹腿,包头帕或戴银冠及各种银饰等。
除了款式,纹样的来源十分丰富,成为侗族人生活文化的重要部分,有些甚至已经流传数千年,从日月星辰、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到花木鱼虫,包罗万象。民间手工艺制品则有刺绣、编织、彩绘、雕刻、剪纸和刻纸等,大都实用美观,富有鲜明特色。刺绣是侗族妇女擅长的工艺,她们在服饰上刺绣出各种图案花纹,形象生动,色彩绚丽。
"鼓楼"、"风雨桥"标志精湛建筑艺术
侗寨的房屋主要以杉木建成二至三层的木楼,在河边或山坡上的房屋则多为吊脚楼。"鼓楼"和"风雨桥"是其特有的精湛建筑艺术,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鼓楼吸收了汉族建筑的方法,集塔、阁、亭于一体。所有鼓楼均采用上等杉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楼顶层呈伞状,从楼顶悬挂下来一面牛皮大鼓,称为"寨鼓"。鼓楼一般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是侗族人民集会的场所。
歌师最受尊敬 侗族大歌记录真实历史
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它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无不与侗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