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次讨论课纪要(2007年8月12日)
未来中国网络大学教授唐子及研究生燕云整理
欢迎光临未来中国大学网络教室!未办理完毕入学手续的同学只能旁听;本课堂欢迎理智、平和、文雅探讨;搞共产党式辩论者,一提醒,二提醒,三禁言。
一、主旨提出,热身讨论:
唐子: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晚我们讨论课的视角转到古中华春秋时期,讨论主旨为:看待孔子,尊圣还是敬贤?正式讨论之前,各位先一句话概括一下。
安哲: 当然是敬贤了(唐子:完整地说话,安哲,给旁观的同学做个好榜样。)
燕云十八骑: 孔子是老子的徒弟,老子是圣人,孔子当然是贤人。没听说释迦牟尼的弟子被人称如来的说法。孔子重人道而老子重天道,不一样的。(唐子: 燕云说多了一点,第一个句号后可省略)
李巍: 首先孔子非圣人,他在传播君子儒,讲仁道复周礼,只能是贤师。但却因仁人礼士之德被尊为“圣人”。
张香山: 孔子以身作则的君子儒形象及弟子的文士道精神,奠定了中华朝学的基石。是贤师 敬师。
宫常铭深: 我认为既要尊圣,又要敬贤。老子的圣人道和孔子的文士道各有千秋,并在历史上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唐子:宫常回答不合乎“一句话”要求。)
挥洒: 以身作则君子儒形象,致力于仁心教诲是贤师 。
阳光普照:孔子不是圣人。圣人,依道家的标准,是“无为”、“无私”;依佛家的标准,是“慈悲”,“普度”。这几个标准,孔子都做不到,因此算不上圣人。而其之所以被 称为“孔圣人”,是中国人自降圣人标准的结果。孔子终生行教,培养出72贤人,引领着儒生仁心复礼,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可以说是一位仁人贤师。
悟空:孔子有大智但没有大能,只能算是贤者,不过还是值得尊敬的。
唐子: 阳光太着急了,一句话概括,不明白吗?同学们,如果我们这样子出席议会和法庭是要遭警告的,呵呵。我的参考答案——我敬孔子为从中华王朝到皇朝时期的第一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这节课的主旨已经提出,大家感到回答有些宽泛,不容易表态心中所想.现在我们分解讨论。
二、课堂讨论,主题领路,副题辅助:
下面正式进入讨论——(一)、孔子是圣人吗?这是第一个主题
宫常铭深:孔子虽因仁人、礼士之德被尊为“圣人”,这里的“圣人”是今天中国人自我降低圣人的标准所致,所以孔子不是圣人,他是中华第一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唐子:宫常的回答现在是切题的.继续啊。)
劳工同盟: 不是,孔子是仁人、礼士、贤师,是普通人。孔子因其仁人礼士之德被尊为“圣人”,是降低标准的中国家人社会的需要。
李巍: 孔子不符合道家的“无为”、“无私”和佛家的“慈悲”、“普度”,所以不能称做圣人。他应该是“仁人礼士”。 老子在传播圣人道,孔子虽然师从老子,但未选择修道,自认为无法达到老子的高度,所以依然引领着儒生知礼守礼、仁心复礼。(唐子:李巍的回答是切题的,也很完整,都应该这样啊。)
阳光普照: 孔子不是圣人。圣人,依道家的标准,是“无为”、“无私”;依佛家的标准,是“慈悲”,“普度”。这几个标准,孔子都做不到,因此算不上圣人。而其之所以被 称为“孔圣人”,是中国人自降圣人标准的结果。孔子终生行教,培养出72贤人,引领着儒生仁心复礼,为人师表,有教无类,可以说是一位仁人贤师。
刘中正: 老师刚才说了:“我敬孔子为从中华王朝到皇朝时期的第一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所以,他不是圣人.呵呵(唐子:中正不要偷懒啊。)
悟空: 孔子值得尊敬在于有自己系统的思想体系,但也仅限于思想,在严酷的现实中并没有及时得于施展自己的才能,所以非圣,尊圣也无从谈起,但对一个有思想并以一生遵从原则的贤者,确实值得敬。
挥洒: 不是,但我们从历史知道孔子是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孔子终身致力于仁心教诲:据历史记载,孔子孝母居丧三年,教子过庭诗礼,诲人不倦且和气,仁爱呈立体情 状。游走万里以求学问礼,仕途坎坷而知退,退而专心教育,这样就真正奠定皇统文化的新路。从中看到并没有符合道家的“无为”、“无私”和佛家的“慈悲”、 “普度”的圣人的要求。
唐子:古代皇帝抬轿子吹孔子太高,后来遭到历史的报复。于是有国寨于丹教授的笔下,孔子成低烧老头。教训告诉我们,尊敬历史人物还是要到位才好。
观云: 是贤师,非圣人,有句话叫做 超凡入圣 ,纵观孔子一生言论也没有超凡,所以不能入圣.(唐子:观云的回答很讲逻辑,我们的课堂讨论如果都注重逻辑,效果就会好很多。)
张香山: 孔子不是圣人。孔子是仁人礼士千古贤师。圣人有圣人的标准,依道家的标准,是“无为”、“无私”;依佛家的标准,是“慈悲”,“普度”。孔子自己也不认为自己的圣人。世人之所以被称为“孔圣人”,首先是它的弟子和君主对他的尊称,久而久之就这样流传下来了,直到现在都这样称呼他。 同时这也是中国人自降圣人标准的结果。孔子一生从政坎坷教育有成,培养出3000弟子 72贤人 ,为人师表,创造了有教无类先例,可以说是一位仁人贤师。
燕云十八骑: 孔子是圣人吗?根据繁体字聖来看,圣人是王者师,圣人道导帝王。而賢字从结构来看,似乎和臣子有关系,即贤人是来教导臣子的。从孔子的经历来看,培养3000子弟72贤人,辅导王公贵族士大夫,可以说孔子是奠定中华文士道精神的贤师。不是圣人。
唐子:主题一——我的参考:孔子非圣人,却乃可敬可爱的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孔子长期在鲁国和14年周游列国,诸侯大夫都尊敬他讲仁授礼的治国和做人的道理,却都 没给予他圣人般的敬重。只是在他去世后,出于统治和教化需要,才将孔子从仁人礼士和千古贤师的真实地位抬上了“至圣”、“文宣王”、“天纵之圣”等轿子。
副1、仁人、礼士、贤师和圣人同吗?
刘中正:不同。仁人、礼士、贤师其主体是人,一个贤良仁爱知礼有德之士;圣人则不同,圣人乃道成肉身,神入人间,以人的形状在人间显现的神人。仁人、礼士、贤师和圣人因此有本质的不同。(唐子:中正的回答简明。)
挥洒: 不相同,仁人侧重是仁慈兼爱的人,代表应该是墨家的思想,礼士侧重是遵循礼仪制度的人,代表应该是荀子的思想.他们自然比不上贤。
安哲: 很显然,仁人、礼士和贤师都不能等同于圣人的,圣人实际上是神明,他指引着大众走向永远的幸福,而仁人、礼士和贤师终究还是人,他们有情有欲,有爱有恨,虽 然他们都有着很高的道德,都有着渊博的学识,但其层次毕竟和神明是不能相论的。只有敬天信神仁人、礼士和贤师才能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圣人道的指引下前行。
紫薇秀士: 孔子和他的弟子是不会称孔子为“圣人”的,自修炼的角度讲孔子不是圣人或称佛。他是把学问当作追求大道的途径,是示求学为修道,而实际上学问不等于法门。所以,孔子是有大德的贤人、贤师,但不是老子一般的圣人。孔子过于关注于学问,而对修炼似乎关注度不够。仁人、礼士和贤师都不能等同于圣人,圣人是人中之神,或神在人中选择的代表。仁人凸现仁;礼士凸现礼;贤师凸现贤,而为师,而圣人是兼备一切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仁、礼、贤的。他高于这些。
燕云十八骑: 圣人与贤人的不同在于其思想境界的不同。圣人智慧就是圣人道,教导人修炼或教导帝王教化臣民,内圣外王;贤人智慧的目地是教导人的品格修养,培养具备“仁义礼智信”的臣子(即儒官)。具体来看,道、儒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层次跨度非常大,以“仁”来说,老子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点志在苍穹不在人间的 味道;而儒家专门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人。可以说老子圣人道在起点上远远超越仁人、礼士、贤师之理。回答完毕。
挥洒: 不相同,仁人侧重是仁慈兼爱的人,代表应该是墨家的思想,礼士侧重是遵循礼仪制度的人,代表应该是荀子的思想.他们自然比不上贤人得二者兼有之.而贤师,能 教出贤人,本身至少是大贤人,却不一定是圣人.圣人,唐子老师已经说过道成“聖人”(“耳+口+王”者),隐含了“君王修道,回天听命”成为“至人”、 “神人”。
宫常铭深:不同。圣人乃是依据老子圣人道《道德经》进行修炼层次的人,大都是属于出世修炼;而仁人礼士和贤师均是子学的先师和开拓者,属于入世学问的范畴,故此不同。
阳光普照: 不同,两者有层次上的差异。圣人追求出世的修炼,仁人、礼士、贤师追求入世的作为。圣人奠定的是人类的本原,而贤师可以说是让俗人回归本原的引领者、过度者,但他代替不了圣人。
浪石客:不同,仁人指能将“仁”修于心履于行者;礼士即克己复礼者;贤师乃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者。尊孔子为仁人、礼士、贤师即不为过;而圣人是指修心炼德而具有的道德高尚而神圣的人。
劳工同盟: 使命不同,层次低一些。离因得道而成圣的标准差很多。
张香山: 仁人、礼士、贤师是人 ,不是神。圣人是经过修炼后的神。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 仁人、礼士、贤师--入世 圣人--出世。
李巍: 仁人是讲究仁爱的道德高尚的人,礼士是重视等级秩序,贤者则是仁义礼智信勇兼备的人。圣人是修炼的道德高士脱俗者。
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