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2-12 00:20:20作者:王晓渔
每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都会陷入舆论的汪洋大海,2006年也不例外。对于一个举办20多年、每次长达四五个小时的综艺晚会来说,各方褒贬不一实属正常情况。但是,关于同一台晚会的调查数据几乎完全相反,却有些超出常理。据报道,“CTR央视市场”公布了一组央视春晚数据,说好的观众占85.5%,其中认为很好的占53.5%、比较好的占32%;新浪即时更新的调查界面则显示,仅有19.9%的观众表示满意,40.57%的观众表示一般,39.53%的观众认为不好(1月30日《北京晚报》)。截至我写此文的时候,新浪的调查数据再次更新,表示满意的观众下降到15.2%,认为一般和不好的观众却分别上升到42.2%和42.5%。两组调查数据的巨大差异显然无法用见仁见智来解释,它恰恰说明所谓“春晚民意”很有可能是被建构出来的。
春晚的现场观众里有很多“群众演员”,根据节目的需要鼓掌或叫喊,因此又被称做“掌托”。他们不仅存在于现场。在央视网站主页上可以看到三条与春晚有关的新闻,标题一律是鲜艳的红色字体:《观众网友盛赞春晚》、《今年春晚出乎意料的好》、《CCTV.com 春晚报道深受海内外网友喜爱与好评》。这些新闻的内容大同小异,都大量引用了表扬春晚的网友评论,一部分以“瑕不掩瑜”的叙事先指出部分不足然后总体肯定,另一部分则是全盘肯定整台晚会“是一场具有时代特征、古今融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杰出演出”。
与此同时,新闻还大力回击了那些批评春晚的网友,为了表示自己的“客观公正”,它没有直接出面反驳,而是选用了站在春晚主办者立场上的网友评论,称网上批评者“不乏不学无术或养尊处优者”,并质问批评者“有没有想过9亿农民”。于是,在诸多被引用的网友评论中,不乏“看得过去也支持,看不过去也支持春晚”的效忠式言论,却看不到被他们痛批的批评者的言论。在这里,民意成为一种障眼法。我不想怀疑这些网友评论的真实性,但需要指出的是,被筛选过的片面的民意绝不等于全部民意,它只是民意的反面。
除了主办方所使用的“民意的障眼法”,还有文化精英发明的“电视特色论”。冯骥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不满完全不是老百姓对晚会本身有意见,而是电视这种现代传播方式的特点无法与年俗要求相符合。他的理由是中国所有的年俗都是个人主动参与,电视的本质决定人们只能被动接受春晚。这种“电视特色论”从表面上看仿佛是在批评春晚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实则是把电视当做春晚的“替罪羊”。在这种逻辑里,某个具体节目的缺陷被放大为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春晚主办方脱身而出,不用为节目的缺陷承担任何责任。事实上,春晚缺乏观众的主动参与并不能归咎于电视,而是因为春晚主办方本身就缺乏开放精神。
春晚之后新浪网邀请总导演郎昆与网友交流,按说网络的传播方式非常适于个人主动参与,可是从实录来看这更像导演的自说自话而非他和网友的对话。比如网友指出某个主持人曾有严重口误,导演的回答是这位主持人“最难得的就是激情,充满了激情,而且他的阳刚之美对于中国的男人、亚洲的男人来说都是一个楷模”,他“在大型庆典节目中的大牌位置还是不能取代的,至少这几年是暂时取代不了的”。从这种答非所问的网络交流来看,“电视特色论”根本无法成立,春晚的“封闭精神”与具体媒介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主办方的耳朵有关,它只愿意认真对待那些表扬的声音。
我坚持认为春晚的“封闭精神”与它持续至今的垄断地位有关。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观众可以用遥控器投票。这似乎很有道理,在卫星电视时代观众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节目。可是,在除夕之夜让电视剧和综艺晚会竞争,就像大学排行榜让体育学院和戏剧学院分出高下一样不可思议。迄今为止,春晚在除夕综艺节目中的垄断地位依然没有动摇。不改变这种“等额选举”的除夕娱乐现状,所谓“春晚民意”就永远不可能属于观众。
春晚的现场观众里有很多“群众演员”,根据节目的需要鼓掌或叫喊,因此又被称做“掌托”。他们不仅存在于现场。在央视网站主页上可以看到三条与春晚有关的新闻,标题一律是鲜艳的红色字体:《观众网友盛赞春晚》、《今年春晚出乎意料的好》、《CCTV.com 春晚报道深受海内外网友喜爱与好评》。这些新闻的内容大同小异,都大量引用了表扬春晚的网友评论,一部分以“瑕不掩瑜”的叙事先指出部分不足然后总体肯定,另一部分则是全盘肯定整台晚会“是一场具有时代特征、古今融合、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杰出演出”。
与此同时,新闻还大力回击了那些批评春晚的网友,为了表示自己的“客观公正”,它没有直接出面反驳,而是选用了站在春晚主办者立场上的网友评论,称网上批评者“不乏不学无术或养尊处优者”,并质问批评者“有没有想过9亿农民”。于是,在诸多被引用的网友评论中,不乏“看得过去也支持,看不过去也支持春晚”的效忠式言论,却看不到被他们痛批的批评者的言论。在这里,民意成为一种障眼法。我不想怀疑这些网友评论的真实性,但需要指出的是,被筛选过的片面的民意绝不等于全部民意,它只是民意的反面。
除了主办方所使用的“民意的障眼法”,还有文化精英发明的“电视特色论”。冯骥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对春节联欢晚会的不满完全不是老百姓对晚会本身有意见,而是电视这种现代传播方式的特点无法与年俗要求相符合。他的理由是中国所有的年俗都是个人主动参与,电视的本质决定人们只能被动接受春晚。这种“电视特色论”从表面上看仿佛是在批评春晚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实则是把电视当做春晚的“替罪羊”。在这种逻辑里,某个具体节目的缺陷被放大为某一种媒介的先天不足,春晚主办方脱身而出,不用为节目的缺陷承担任何责任。事实上,春晚缺乏观众的主动参与并不能归咎于电视,而是因为春晚主办方本身就缺乏开放精神。
春晚之后新浪网邀请总导演郎昆与网友交流,按说网络的传播方式非常适于个人主动参与,可是从实录来看这更像导演的自说自话而非他和网友的对话。比如网友指出某个主持人曾有严重口误,导演的回答是这位主持人“最难得的就是激情,充满了激情,而且他的阳刚之美对于中国的男人、亚洲的男人来说都是一个楷模”,他“在大型庆典节目中的大牌位置还是不能取代的,至少这几年是暂时取代不了的”。从这种答非所问的网络交流来看,“电视特色论”根本无法成立,春晚的“封闭精神”与具体媒介没有必然关系,而是与主办方的耳朵有关,它只愿意认真对待那些表扬的声音。
我坚持认为春晚的“封闭精神”与它持续至今的垄断地位有关。有人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观众可以用遥控器投票。这似乎很有道理,在卫星电视时代观众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节目。可是,在除夕之夜让电视剧和综艺晚会竞争,就像大学排行榜让体育学院和戏剧学院分出高下一样不可思议。迄今为止,春晚在除夕综艺节目中的垄断地位依然没有动摇。不改变这种“等额选举”的除夕娱乐现状,所谓“春晚民意”就永远不可能属于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