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新闻社11月30日报导说,但在此种戏台的幕后,可能意谓着中国可能正在耍紧缩政策的手段:通货紧缩,这是世界经济强权最不愿看到的。
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的经济学家席安迪-谢(Andy Xie)认为,受到过度生产的影响,来年应该可以在此亚洲第二大经济体内观察到物价下跌的现象, 因为中国还是一直在过量生产水泥、铝、纺织品等产品,更大肆兴建工厂、大楼及渡假村等,尤其是钢铁业正面临严重的过度生产。
北京官员虽已渐抑制过度投资,但追求“软着陆”而缓慢的行动还是无法让年成长已开始下滑的中国摆脱超额供给的命运。调降利率政策之下,刺激厂商生产意愿,终会使物价下跌的压力更加沉重。
伴随着50至60年代的婴儿潮,中国的高蓄储率的习惯才是将物价推向低点的元凶,所以可行的解套办法是刺激消费,而谢-安迪更认为中国应该将国有资产民营化以及财政支出从投资分离出来,此外,更有必要改革退休金、健保及教育的体制。
中国在2004年成功地以刺激不动产、汽车工业、电厂等产业投资的方式结束了长达5年的通膨紧缩,好不容易才在今年前半见到2.3%的通货膨胀率,但兼任政府顾问的北大教授林毅夫(Justin Lin Yifu)却表示中国将不会继续刺激生产,且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之前会让通货再度紧缩。
这样做有二方面的经济意涵。首先,这样能使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低于市场及美国布希内阁的预期,而且通货紧缩的压力及人民币的弱势更会让北京当局不愿意使人民币升值,因为他们担心人民币只要一升值,可能就会摧毁经济成长。
另一方面,中国的贸易盈余可能会增加得更多,而且,通货紧缩可使全球商品市场降温。
中国的通货紧缩并非众所预期,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早先的报告中即指出通货膨胀虽己趋缓,但其他物价及货币指标都显示跌价情势不会延续下去。
中国通货紧缩构成危机吗?彭博新闻的记者威廉-百斯科(William Pesek Jr.)认为答案可不一定,因为只要物价下跌没有失控,不代表中国遇到麻烦了,而是它无法创造健全消费市场的征兆。
当然,也可能因中国投资的骤减暴露出的产业过度生产,消费也会随失业率上升而缩减,并会使中美贸易摩擦恶化,更有甚者,消费者、企业管理阶层及投资人将对中国的央行失去信任。
或者,我们设想最好的情况,即通货紧缩迫使中国提升它的经济、改善商业环境及增加政府效能,换言之,通货紧缩和日本的情形一样,有助于中国朝向正面发展。
总结以上,虽然中国物价波动形成的风险是在于物价下跌而非通货膨胀,它但所带来的危机尚未远离。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