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华尔街某银行一支劲头十足的团队飞往中国,考察投资中国四大银行中的两家--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中国银行(BoC)。
经过一周会谈后,当这个工作小组的领队准备离开北京时,他的电话响了。
令他感到意外的是,电话另一头是中国建设银行(CCB)的一位官员,他请这家外国投资银行考虑投资建行。建行也是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是工行和中行的主要竞争对手。
中国陷入困境的金融集团及其政界统治者们渴望在海外上市前,从外国竞争对手那里吸引资金和专业技术。这种毫无顾忌的渴望,正迫使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
中国开始将各产业私有化后,“表现最佳承销商”( bulge bracket)机构迅速了解到,要想赢得知名企业利润丰厚的股票承销业务,就必须趁早动手。在达成交易前的几年里,它们通过接近公司高层,举办宴会招待对路的政府官员,得以表明自己的承诺,以赢得备受觊觎的首次公开发行(IPO)业务。
一位资深的中国银行界人士表示,首次公开发行“从来不会在交易达成前几个月赢得,输赢几年前就定了”。
股权购入的机会则留给了全球石油巨头等战略投资者,这些巨头花费数十亿美元,在中石油(PetroChina)、中海油(CNOOC)和中石化(Sinopec)等中国竞争对手首次公开发行前,就买进了它们的股份。
但投行近来花费数百万美元购进股份的行动似乎表明,在中国资本注入可以与先发优势一样有价值。本月,美林(Merrill Lynch)参与了由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牵头的财团,共同出资31亿美元买进了中国银行10%的股权。
据悉,瑞银集团(UBS)也即将买进中行约5亿美元的股份,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则在考虑对建行进行类似规模的投资。高盛(Goldman Sachs)和德国保险商安联(Allianz)一道,想买入工行价值20亿美元的股份。
所有银行都竭力否认,此类股权收购与股票承销权之间存在任何联系,它们声称,必须根据投资本身的价值对投资做出判断,因为首次公开发行承销费要比收购股份的支出低得多。但不成文的规则是,投入资本能使投行赢得首次公开发行权的理由更充足。
汇丰银行(HSBC)在中国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与平安保险(Ping An)首次公开发行前,分别对它们投资了17亿美元和6亿美元。在它们上市前,汇丰都如期被选为牵头顾问。与之相反,花旗集团(Citigroup)背弃诺言,没有购买建行股份,结果,花旗遭谴责,还被排除在建行50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之外。
分析师强调,中国金融业在私有化过程中地位特殊,因为各家投资银行既被当作顾问,也被当作战略投资者。
但中国各银行都渴望,外方能帮它们矫正数十年来政府指令性政策造成的财务、管理上的错误,这种渴望正在加大竞争压力。
例如高盛对工行的兴趣,就有扰乱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长久以来,计划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作顾问的危险,还可能是瑞士信贷积极游说参与建行上市的原因。
从高盛的角度来看,它与中国银行的稳固关系,受到了美林对中行投资的威胁,这种担心直到上周才得以消除,因为高盛上周获得了中行上市的股票承销权。
但对华尔街投资银行和它们的股东来说,关键的问题是,除了承销权,投资中国的银行是否有经济意义。
由于投资中行的苏格兰皇家银行,以及投资建行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等战略投资者在信用卡与按揭业务等领域成立合资企业拥有优先权,因此投资银行的地位也许与私人股本差不多。
高盛令其风险投资部门与工行进行谈判,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而美林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等其它投行也私下里承认,它们最大的希望是,在今后几年把持有的中国股权出售赢利。
鉴于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股票涨势喜人,这可能是个有利可图的战术。但这也加大了美国投行在中国的赌注和风险。
正如一家尚未投资入股中国四大银行的投行高管所说:“可以说这些就是私人股本投资,但它们能达到私人股本(初始投资20%至30%)的回报吗,也许还是把这些资本放到其它地方更好?”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
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