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婚”自然是虚拟的,然而“网婚”中人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无法预料“网婚”中的双方是否会有从虚拟婚姻到真实婚姻的,但是面对虚拟的“网婚”,当事人自得其乐,可他们的配偶却苦不堪言,已是不争的事实。因“网婚”而将真实的婚姻颠覆,导致家庭解体的悲剧则也已经有目共睹了。说丈夫或妻子的网上“重婚”,正在给家庭带来危机,恰也不是危言耸听。
然而乐此不疲的红男绿女们,却轻描淡写地说道,“网婚”不过是逢场作戏,以婚姻的神圣名义,演绎一段虚情假意的故事,它类似小孩子的“过家家”。这说法听着够新鲜,然而依我之见,谁若真的以为这是成人们在寻找自己失去的童真,那就错了。孩子们“过家家” 是不会去写情意绵绵的情书的,更不会毫无遮拦地说欲道性,而且正因为孩子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过家家”时扮演的角色与“性趣”、“性福”有关,才会去“过家家”。但成人则不同,成人就是冲着自已的性角色才直奔主题的;“过家家”不过是其直奔主题的一个“载体”。
还有“网婚”的支持者则称, “网婚”奠基于现实却又超越现实,或许正是这样才适当地平衡了活在物欲年代的人们的空虚和寞落。这说法俨然有了“理论深度”和“人文色彩”,但是在“深度”和“色彩”的背后,却是自欺欺人。其实,“网婚”恰恰是“网婚”者意识深处那一点秘不示人的东西落实在了虚拟的婚姻上。正因为是对人欲横流心向往之,又奈何公序良俗的约束而不能至,于是退而求其次,就要在网络上虚拟一番过把瘾了。
如果说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会在网络中虚拟什么,那么存在决定意识,虚拟的网络世界恰也同样会以其存在影响人的意识;从没有道德底线的虚拟世界中回到现实世界,道德底线是否也完好无损地跟着回来了?从“网婚”发展到现实生活中的婚外恋乃至重婚,也许还有一段距离,但是“网婚”对现实婚姻家庭的冲击,对家庭美德的破坏是实实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