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着《针灸甲乙经》,其实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是一个集文、史、哲、医于一身而尤长于医学的伟大作家。
皇甫谧出身官僚家庭,曾祖父名叫皇甫嵩,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将,领冀州牧,官拜太尉侯。但是到了皇甫谧父亲时,家境已经衰落,以致连生活都相当窘迫。因皇甫谧的叔父没有后代,在皇甫谧父亲同意下,将皇甫谧过继给自己。自此,皇甫谧就随叔父迁居到新安,皇甫谧的叔父相当溺爱皇甫谧,所以少年时代的皇甫谧沾染了当时官宦子弟的通病,不肯好好读书,整日吃喝玩乐。到了十七岁,竟“未通书史”,目不识丁,甚至有人认为他天生痴傻,那年,由于家中不善经营,加上皇甫谧挥霍浪费,他叔父家的田产房屋变卖一空。叔母对皇甫谧如此不求上进非常气愤,常常为他的前途忧虑。
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谁知他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快二十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他很受感动,自此以后,皇甫谧判若二人,与一帮公子哥儿断绝了来往。拜乡里有名的学者席坦为师,刻苦学习儒学。
由于家境每况愈下,无钱买书,他就到处借书抄阅,有时为借阅一本书,长途跋涉数十里、数百里。后来,家中生计无着,他还得耕田劳动,但仍边耕边读,每天带了书下田,一有空暇就取出书来朗读。阅读了大量的典籍和诸子百家著作,学识大进。
正当他在史学上有所成就的时候,42岁的皇甫谧患了风痹病:半边身子像针刺似地难受,有时痛得起不了身,但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从此潜心钻研医学。在自学了《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后,他就在自己身上扎针,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就这样,靠针刺、拔火罐、按摩,他居然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从此,他更努力钻研,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要把有用的医术继承下来。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如周代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东汉初期的《针经》等,虽然对针灸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但是“其义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上当时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参考书奇缺。值得庆幸的是,当时晋武帝敬他品格高尚、学识丰富,征召他入朝为官,他不但婉言辞绝了,竟还向皇帝提出了借书的请求,皇上为了表示自己“礼贤下士”,居然送了一批书给他,让他补充了不少针灸资料。他以三部著名的医学著作:《素问》、《针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为依据,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悉心钻研,摸清了人的脉络与穴位,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该书共12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介绍,保存了大量过去散失掉的资料,并纠正了以前的一些谬误。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当时的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着,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也都没有超出它的范围。直至现在,我国的针灸疗法,虽然在穴名上略有变动,而在原则上均本于它。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着,被人们称做是“中医针灸学之祖”,是后世针灸学著作的典范。
此书传到国外,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世纪,日本设立针灸科,在《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教材之一,所以此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着,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