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3-10-07 20:52:00作者: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深夜,我与一位姓王的好友在他的斗室中对饮。这样的对饮已经多得数不清,但那次谈话的一个内容仍记得很真--倾江之饮。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全民自发的同醉:一次是日本投降的消息从东京传来;另一次就是“四人帮”垮台。在这两个时刻,中国很多地方的酒水都告脱销。在这两个时刻,中国人渴酒喝得实在太多,因此都出现过这样夸张的说法:举国同庆,倾江而饮!
中国还会出现“倾江而饮”的情景么?
中国的倾江之饮,是与民难的沉重相连,“举国同悲”(民难)和“举国同庆”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前后有绝对明显的因果关系。
对此我们没有分歧,但对中国今后是否会再次出现“倾江之饮”,我们的判断却不同,那时的他比我悲观了许多。
当然,悲观也好,乐观也罢,都不过是交换感想,谁也没一定要说服谁。但他让我敬重的恰恰是,尽管如此,在那几年中,他曾热情百倍地为一个被迫害得倾家荡产的女工会干部的上访告状坚持奔波,就像拯救海滩上小鱼的那个孩子一样,结果给自己招来严重麻烦。
“文革”至少在理论上被“终结”了二十七年,我们的对饮一晃也成十年。后来因为南下,和他的联系就很少了。这十年中不知他的判断有何变化,要说自己,我倒是觉得有很多的乐观因素增加,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民众获取资讯便利方式的巨大变化,已经使文革时期那样的全民皆愚的状况得到大幅改善。1997年,江湖流行一句话,叫做“谁比谁傻多少”--网络的普及,对观察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就极有帮助。
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两次全民自发的同醉:一次是日本投降的消息从东京传来;另一次就是“四人帮”垮台。在这两个时刻,中国很多地方的酒水都告脱销。在这两个时刻,中国人渴酒喝得实在太多,因此都出现过这样夸张的说法:举国同庆,倾江而饮!
中国还会出现“倾江而饮”的情景么?
中国的倾江之饮,是与民难的沉重相连,“举国同悲”(民难)和“举国同庆”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前后有绝对明显的因果关系。
对此我们没有分歧,但对中国今后是否会再次出现“倾江之饮”,我们的判断却不同,那时的他比我悲观了许多。
当然,悲观也好,乐观也罢,都不过是交换感想,谁也没一定要说服谁。但他让我敬重的恰恰是,尽管如此,在那几年中,他曾热情百倍地为一个被迫害得倾家荡产的女工会干部的上访告状坚持奔波,就像拯救海滩上小鱼的那个孩子一样,结果给自己招来严重麻烦。
“文革”至少在理论上被“终结”了二十七年,我们的对饮一晃也成十年。后来因为南下,和他的联系就很少了。这十年中不知他的判断有何变化,要说自己,我倒是觉得有很多的乐观因素增加,而最大的变化就是民众获取资讯便利方式的巨大变化,已经使文革时期那样的全民皆愚的状况得到大幅改善。1997年,江湖流行一句话,叫做“谁比谁傻多少”--网络的普及,对观察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就极有帮助。
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确实很容易变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