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同意这位清华博士的“预测”,鉴于反腐败的“滞后性”,过一段时间之后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必然会转向以国有资产买卖的腐败交易之中。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腐败分子是极其聪明的。其聪明在何处?那就是它能最大程度地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权力的功能,给自己、给自己的家族,给自己的小集团创造出暴富的机会,并很快地实现之,成为百万、千万、亿元富翁。
譬如,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一实行“双轨制”,极其聪明的权力者利用粮食、棉花、钢铁、土地等形成了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用权力在两种价格倒来倒去,获取了暴利,顷刻之间成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90年代初,中国金融领域发生了一场“革命”,聪明的权力与一批金融领域的“赌棍”相勾结,将金融、证券搞得个昏天黑地,于是,极其聪明的权力者一不留神成为新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90年代开始的中国社会的“积极财政政策”使中国社会各种建筑工程欣欣向荣,成百亿、成千亿的资金流向经济开发的工程之中,极其聪明的权力者当然不肯放过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大胆地、积极地干预工程资金走向,天方夜谭式成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20世纪最后十年开始的“开发区运动”,使中国的经济又登上了新的一个台阶,极其聪明的权力者和土地商们自然又敏感地感到这是绝佳的暴富机会,于是,在不少地区发生了一场类似于发生在15世纪英国“羊吃人”的“圏地运动”,权力野蛮地干预使农民和城市居民成为流离失所者,中国的社会中又出现了一批一不靠办企业、二不靠科学技术、三无需“原始积累”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
所以,在当今全国掀起的、现在号称6.6万亿国资要退的“国退民进”的国有资产改革热潮中,一些地方政府涌发了新一波国资出售热潮,于是一些极其聪明的权力者怎能不心动呢?他们立即想到这恐怕是最后的发财机会了,因而要趁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趁着社会还没有醒过神儿的时候,吃好“最后一顿晚餐”。
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中国反腐败的重点将移向国有资产拍卖的权力买卖之中”这一预测还是“很保守的估计”,据中新网9月1日报道,国有、集体资产在转制中悄然流失的现象,已经成为江苏检察机关近两年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的一大重点。据了解,涉案数额已达千万元。报道还指出,在一些转制企业中,广大职工或职工代表参与企业资产的申报、审核、检查等活动,均流于形式或根本没有。上报评估的材料仅仅由某些个人决定,甚至是与资产评估公司串通做的假账,导致国资白白流失。
我的“腐败的‘最后一顿晚餐’:‘零成本’购买国有资产”这一标题,看起来似乎很触目惊心,然而却也是当今腐败的最新发展动态,我们的社会往往有这种倾向(或毛病):总是要等问题严重化、尖锐化后领导人才去重视它,我们的社会才会发文件去解决它,而对那些“预测性的警示报告”只是“看看而己”,好的是划一个圈,表示知道了,个别的还认为是一些文人的故意耸人听闻,有意跟党的新政策“唱对台戏”。其实,纵观中国社会每一个腐败发展机会的发展特点,并不是当这些腐败现象出现时没有人站出来,而是有识之士的声音太轻、太微小,不能引起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因而不能防微杜渐,终至积习难纠。
所以,在我的这篇文章结束之际,我还是要最后将文章题目再写一次:《腐败的“最后一顿晚餐”:“零成本”购买国有资产》,我还是要再一次呼吁社会:必须从现在起就要高度关注这一现象,采取有力措施去解决它,坚决地打破腐败分子的最后一次发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