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捷的渠道当然是互联网,然而,三角地和水木清华除却类似通稿性质的帖子,没有意外的“口风”可以打探,水木清华的“今日十大”,有两条通稿帖,其余八大则一如往常,题涉减肥、超爆笑、心理变态、火箭重回西区第八等等;而在各门户网站,要么取消了
寻常新闻相关的“网友评论”栏,要么栏目依旧却空白一片--所有正负面主客观的“评论”都被屏蔽了。
于是,我明白了,校网和门户都在“高度戒严”,估计是在防止无端谣言的传播。到底是在敏感地方,敏感时期的“突发恐怖事件”,在公安进行侦察阶段,适度封锁消息是无奈也是必要的。
作为同胞,我对两校受伤人员表示慰问,祝愿他们尽快康复,同时,希望公安早日破案,缉拿真凶。徒劳地搜寻网络之后,我也对公安国安网安的良苦用心表示理解。但我想说,我唯一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反应快速的媒体的“别有用心”,特别是在近些日子,因不同的灾难,不少同胞不幸死难的前提下。
署名新华网记者的报道,标题是《北京大学爆炸伤者增至3人伤者均不是北大学生》。我对刻意添足的“伤者均不是北大学生”十分反感,报道在北大校园内发生的爆炸案,有必要强调受伤者不是北大学生吗?是不是要读者通过“一览无遗”的标题,获悉北大学生幸好没有“遭殃”,立即“松一口气”?“北大学生”在类似标题里成为了一种异样的符号,记者先生大概觉得还是自己的点睛之笔吧?是啊,“一位是餐厅管理员,一位是餐厅保洁人员,一位是餐厅应聘者”遭殃了,他们不是北大的学生,他们不过是北大学生的“侍应生”,无须特别牵挂。
在灾难与死亡面前,与记者同一鼻孔出气的各门户网站同样特别看重天之轿子、国之栋梁,所有能够搜罗的相关“爆炸”文章,无论长短,都以标题引领“置顶”显著报道。硝烟过去,没有一个大学生遇难,却吸引所有网站瞪大了眼球贲张了血脉。真正的灾难与死亡,那些苦难同胞的同一片蓝天下,却在无上高贵的“顶”下默默哀戚着,“新疆伽师地震死亡增至262人”下之,“贵州木冲沟煤矿爆炸死亡35人仍有4人下落不明”更下之……
也是听闻,我们的一名老大学生,对来访的外国老大学生说,“伽师地震死亡人员不算多”(大意),我不知道消息是否属实,目睹丧失天良的表态,我恨不起来,只感觉喉头有些哽咽。与地震相关,一则应该属实的消息是喀什地震局副局长在东方失控里告诉我们的,“当地民居几乎全都塌完了……伤亡人数还可能加大……临时搭了部分帐篷,还有一些群众得露宿……”,当回答当地夜晚气温多少的时候,老道的副局长只告诉了昼夜温差,好在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新闻图片,震区坍塌的土坯房上覆盖着一层雪……
“死人的事在中国是算不得什么的,何况死的是穷人,何况,在中国,不幸而无辜死难的穷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的黯淡甚至昏黑的事迹也让人越发感觉单调乏味了。没有人同情的穷人死的多了,这块土地也就越发干净了,安息的穷鬼是不会给辉煌……抹黑的,到这……的天地彻底清朗的那一天”
与中国人口的绝对数比较,矿难到矿难的死亡人数的确“不算多”,不必过虑,不必紧张,节哀顺变;与中国人口的绝对数比较,北大清华的高贵生命则不一样,死一个都嫌多,自然多虑,自然紧张,悲怆无限。从老大学生到网站到记者,大脑与心态都是一致的,他们在清朗的天下守望着自己珍视的生命,忽略着一切低贱与草根的物事。
所以,我要说,不管人为还是意外,不管预谋还是巧合,我是看淡北大清华爆炸案的。我断定事件与东土,与胎毒,与发愣操,与基地组织等无关,至多,是绝望者丧失理智却清醒地选择了地点与时机的一次针对性很强的宣泄。绝望者是被看淡的,所以,我们没必要看重。
我也要提醒一下,对于清华,对于北大,无论政府,还是群众,看开一点,看淡一点。要认定这一代学子没有出息,成不了气候,不会造成重大危害,至多,在“减肥、超爆笑、心理变态、火箭重回西区第八”的美好生活被打乱后,照搬合肥大学生的做派,为“小我”的得失喧嚣疯狂丢人现眼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