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随便改
戏说可以称作虚构,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是可以戏说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本中都是这样写的,电视剧电影属于艺术的范畴,这个真理当然也是适用的,但艺术虽高于生活却也源于生活,因此艺术的虚构也不能太超现实了。具体到影视剧的创作,戏说不是瞎说,戏说也要讲究尺度。
当今荧屏上的历史戏多得一塌糊涂,但真正和历史“严丝合缝”的却寥寥无几,当然大多数电视剧从一开始就有导演制片等人站出来讲我们这部片子不是历史,可不是历史干嘛要冒历史人物的名,殊不知这些导演制片人的一时戏言究竟误导了多少人,于是便有了许多少年男女向往着中国古代几乎不存在的自由恋爱,向往着莫名其妙地一飞冲天、瞬间杀数十人的侠客生涯。我身边一位小学生就曾经说过,他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古代人,因为电视剧中的古代人都比现代人聪明、漂亮。让孩子们生活在不切实际的过去中,憧憬着不存在的生活,了解非正常的历史,从这个角度来说,戏说历史,其罪大焉!
佛教是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的,可偏偏在一部讲述汉明帝的老祖宗西汉武帝时代故事的电视剧中就有了和尚;基督教公认是在明朝传入中国的,可就有电视剧敢在宋朝的故事里加进几个西方传教士。最可笑的是,在宏篇巨制《三国演义》中一位大将策马飞奔时,远处居然有辆“狗骑兔子”也在同行,这样戏说,是不是有些过了!
如果说敢于承认戏说还算有骨气的话,那么打着历史剧的旗号来惑众的罪过就更大了。前几年的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因为投资巨大、情节抓人颇受好评,平心而论,这部电视剧不失为一部不错的戏说之作,但导演却偏偏宣称这部作品就是历史,这就太过分了。历史上的雍正杀功臣、杀兄弟、行苛政、用酷吏,甚至野史还传说他弑父杀子,即使他在康干盛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这一点却在剧中被极力掩盖。所有看过这部戏的人都可以感觉到,剧中的雍正成了中国历史上最贤达、最中庸、最孝悌、最有人情味的皇帝,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为了给雍正翻案,编剧竟然让老八、老九这两个雍正四年就被暗杀的皇子晚死了8年,让雍正年间权倾一时的宰相隆科多仅当了一个小官且参与了诸皇子的叛乱,让只是一场小战争的平定罗卜藏丹增战役成了决定清王朝命运的大决战。笔者本人也曾读过几本清史书,总结了一下,抛弃小的细节上的失误不算,该电视剧严重不符合历史史实之处便有数百处之多,这样一部戏说得不伦不类的作品居然被称作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皇帝个个都古怪
现在的影视剧里被戏说得最多的该是几个皇帝。从秦皇汉武一直到光绪溥仪,差不多全被戏说了,以致秦始皇爱上了自己的老娘赵姬,汉高祖刘邦也看上了项羽的老婆虞姬,汉武帝的孙子能在监狱里长大,武则天能用莎士比亚时代的十四行诗来对话,康熙能穿得衣衫褴褛,带着媳妇满大街去要饭,乾隆也能拿着把宝剑亲自跑到山上去剿匪,反正所有的皇帝都既大胆又古怪。
把古代皇帝严格还原成本来面目是强人所难的,毕竟皇帝的生活谁也没过过,皇帝的样子谁也没见过,皇帝说的话谁也没听过,所以戏说一下,老百姓才会喜欢看。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偏偏有人在故弄玄虚,非要把皇帝弄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那就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了。现在的荧屏上充斥着这种拿皇帝作文章、把皇帝改造成精神病人的情况,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皇帝是历史重要人物,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因此一个皇帝是什么样子要根据史实来评价,中国的孩子们现在是影视剧戏说的最大受害者,他们的历史知识比前辈们不知要差了多少倍,因为他们已经被虚假的历史毒害了。
格格叫人真无奈
除了皇帝,被戏说最多的应该是格格。自从那部叫做《还珠格格》的戏说剧播出后,现在已经播出和正在拍摄的“格格”不知有多少,这些格格基本看上去都是一个样子,就是疯疯癫癫、神经兮兮、匪气十足、会几手三脚猫的功夫、做事鲁莽大胆、经常到处闯祸、闯了祸偏偏还有理、总会拿着不是当理说、而且常常会把宫廷里搅得一塌糊涂,说到底这些格格一点也不像大家闺秀,倒更像街头地痞、女土匪、女无赖。
清朝皇帝的女儿一般有两种封号---“固伦公主”和“和硕公主”,而“格格”是满洲人称小姐的意思。清朝后期才变成对亲王、郡王、贝勒等人女儿的专用称呼,所以把皇帝的女儿叫做格格,本身就是胡说八道。而且皇家的家教都是十分严格的,皇子们都不敢胡作非为。像以上那些格格们做过的事情,就是哪个王孙公子做上一两件,都能丢了自己的小命。倘若皇帝家中出了那样的无赖女儿,估计皇帝老子会气死的。
道具服装跨时代
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服装,甚至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也在流行不同的服装,当然,通过头饰、服装款式的细微差异来分辨时代,大概只有历史学家们才做得到,从节约的角度来讲也不必太讲究,但总应该有个大概的意思,假如连老百姓都看出剧中人物所用的道具服装离了谱,那就实在不应该了。
现在正在全国放映的电影《蜀山传》,所有角色的打扮都怪异到了极点,简直让人眼花缭乱:昆仑山的师傅衣着华丽,看着像个唐代的宫廷舞女;大弟子长发飘逸,像个明代大侠;峨眉山师祖道骨仙风,像个宋朝的道士;大弟子一身盔甲,像个古罗马角斗士;二弟子脑后留辫,像个清朝的布衣;三弟子光头无发,说不清像个什么朝代的和尚,在服装上简直是混乱到了极点。最可气的是此片中五台山的住持和尚,居然留了两道向上直插的长鬓角,谁都知道和尚是六根清净,不留头发的,这两个长鬓角究竟是什么东西?当然,有人会站出来讲,这本身就是一部神话剧,不必太苛求,可神话毕竟也得有个时代基础吧!这种大杂烩式的服装,到底算什么玩意儿?
现在可以看到的历史剧中,几乎没有一部在道具服装上是体现那个时代真实情况的,这一点,其实不能怪我们的导演和服装设计师们,因为他们实在对中国人自己的历史知之太少,不知者不怪嘛!因为他们的无知,影视剧中就有了明朝人穿汉朝衣服、清朝人着宋朝盔甲、唐朝人抬着大炮上战场的这种奇怪的镜头,古代人也经常在练武功时抛出一两个手榴弹一样的东西,实在是搞笑到了极点。
如果说古装剧在服装道具上出点洋相还算能够容忍的话,现代戏在这方面闹笑话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曾在一部描写40年代北京的电视剧中看到一位身穿2000年新款意大利名牌羊绒大衣的记者,也曾看到过一个30年代手持新中国五四式手枪的抗日英雄,还有位20年代的革命志士口中居然吟出了毛主席40年代才写出来的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难道也算有超前意识吗?笔者与一位导演聊天时曾提出,他的一部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中的汽车是建国后才有的解放牌,那导演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戏说一下嘛,再说老百姓谁会在意呢?”戏说本无错,拿着无知当戏说就大错特错了。
大家一起来乱爱
爱情是艺术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影视剧中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一些所谓的爱情剧、青春剧中的爱情故事却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大多数这样的故事基本如下:生活在某个历史时代的(也许是古代,如《还珠格格》;也许是近代,如《情深深雨》,也许是当代,如《将爱情进行到底》)一群青年男女,其中有两个男的同时爱上了一个女的,也有两个女的同时爱上了一个男的,反正你爱的人最初一定不爱你,爱你的人你一定对他没感觉。期间大家会将爱情游戏进行排列组合,今天你跟我,明天我跟他,反正越乱越好。时不时的还经常会闹些误会,比如某男的某女哥们儿失恋了,某男一定会去安慰她,某女也一定会借他的肩膀一靠。而某男费了吃奶的劲才刚刚追到的女友这时就一定会出现,并痛苦地离去。然后某男的解释女友绝对不会相信,结果另外一个某女就会再来安慰他。接着再闹误会,到最后所有的误会一概冰释,大家也都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种电视剧中不光总体风格、故事情节相近,在许多细节上也是相似的,比如经常会有生日Party,因为那个时候青年男女最容易冲动;比如一定要送玫瑰花,但送过之后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一定要有人死掉、受伤、生病以达到推动剧情的目的;比如和一个人结婚时,前女友或前男友一定会出现,而结婚的人也一定会逃婚等等。
戏说的爱情故事一般都很好看,但那绝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故事。千万别相信,其实那就是一帮无聊的人在逗你玩呢!其实,戏说的爱情故事一定会误导那些少男少女,但很多人就是喜欢那些烟雨中虚无飘渺的情节。
相比之下,戏说爱情终究没有什么大恶,但总是生活在这种电视爱情排列组合游戏中的孩子们会是什么感受呢?起码他会觉得爱一个人是没劲的事,多爱几个才过瘾!
纵观当前影视剧,“戏说”已经成了一大毒瘤,若不早改变这种状况,今后的观众恐拍将不会在影视剧中看到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