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吃惊的形式主义“新花样”

发表:2001-09-06 11: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沉湎迎来送往,热衷文山会海,接触群众少,了解实情少,解决问题少,这种现象谓之形式主义。

喜欢刮风、跟风,上级精神未领会,下面情况没吃透,一哄而上、生搬硬套“办事”,如是状况也称为形式主义。

刻意追求报上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挖空心思树个人形象,制造所谓“轰动”,如此做法更是十足的形式主义。

……

以上表象、特征、例子于现实生活中不一而足。然最近重庆市铜梁县发生的一件事,可谓形式主义的“新花样”。

什么“新花样”?该县虎峰镇采取集资等方式在镇上修建一幢三楼一底、建筑面积达1567平方米的村级“办公楼”,要求镇下辖32个村的干部定期到“办公楼”集体办公。对此,当地百姓困惑之极:平时到村里办事,为什么要改在镇上?改在镇上,还要定好固定的日子和时间,遇到农忙怎么办?跑一趟要不要路费,甚至走山路?即便有如此不解,“办公楼”还是破土动工了。无奈,百姓们把这种“新花样”往上反映了。

“真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干这种所谓‘民心工程’的人,忘记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职能是什么?忘记了党的宗旨是什么?”这两句话是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就这件事说的。8月24日,重庆市区出版的10余家大小报纸,同时刊出关于铜梁县虎峰镇的报道。

不妨设问:如果虎峰镇百姓们对这所谓“民心工程”办公楼的不满情绪不够高涨,结果会怎样?如果重庆的个别媒体没有先期“果敢”报道,结果会怎样?如果没有惊动重庆市委的“一把手”,结果会怎样?如果市委书记没有发话“定调子”,结果会怎样?

答案的核心大概这样:三楼一底的“办公楼”建起来了;32个村的干部定期来办公了(相信其中肯定有一些村干部不情愿)。更不情愿的则是当地百姓,十里八村的乡亲凡要办事都要往那“办公楼”赶哟!

也许那幢“办公楼”在偏僻山区建起来花不了十万元,但其性质、意义和投资数亿元的摩天大厦是一样的--凡决策不符合科学、民主的原则,违背群众的愿望,超越当地的经济承受能力,便是严重的形式主义。而给“办公楼”戴上“民心工程”的帽子,则是地地道道的形式主义“新花样”。

形式主义的“新花样”最大特征是“重上级轻群众”,其隐蔽性、复杂性级强。大多数时候“新花样” 让你感觉到,但说不出,因为“新花样”的要害在于把形式主义美其名曰“民心工程”、“形象工程”等等。

往深里想,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本位”则是产生“新花样”形式主义的根源。而根治形式主义,特别是升了级的“新花样”,必须首先提高觉悟,始终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是做好工作的最高标准。

“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反对形式主义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决不能只看下面的问题,不找自身的原因。如用形式主义来反形式主义,则各种各样的“新花样”便有了“生命力”,到头来便丧失民心,甚至影响政权的稳固。

摘自《千龙新闻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