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的10月1日庆典的真实历史画面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信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是不得而知的,但有一点可相信, 70年代前出生的中国人都会知道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历史画面随着人的沈浮像变色龙的动画片一样跟着变动。按说历史的画面是什么样就应该把历史的真实告诉给大家,不应该像是虚构的故事情节可以任意的变动,但由于这个历史的画面牵涉到两个给中国大地惊天动地的人物,刘少奇和林彪,所以在某些人的眼里,这个历史画面真实性也是可以任意变动的,这历史也是有戏剧性色彩的。
49年10月1日刘少奇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而且还站在毛泽东主席的身边,当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被敬爱的毛主席打成叛徒、内奸、工贼后,刘少奇就从这个经典的画面中消失了,想一想我们敬爱的毛主席怎么能容忍一个叛徒内奸工贼的刘少奇站在他的身边搞国庆庆典呀,尽管这是一个事实,这是一个任何人不能否认的历史的事实。就是毛主席答应这个事实,我们全国人民也不能答应有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全国人民怎么能看到一个叛徒内奸工贼的人站在我们的伟大领袖身边。我们全国人民要把叛徒刘少奇打倒在地,踏上一支脚,叫他永誓不得翻身,永远不得翻身。自然取而代之的站在毛主席身边的是当时正走红的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敬爱的副统帅林副主席。
把林副统帅定格在主席身边国庆庆典的图像的墨迹还没干,没想到是,最亲密的战友,毛主席亲自钦定的接班人林副统帅比刘少奇更坏,不仅想谋害伟大的领袖,还要篡党夺权,据说是林副统帅身体不行,等不急接班,要提前篡位。林副统帅的阴谋自然是逃不过洞若观火的领袖神的眼睛,其结果是摔死在温都尔汗。由最亲密的战友,变成了隐藏在几十年主席身边的像定时炸弹的敌人,这定时炸弹的敌人站在主席身边,对伟大的毛主席神的生命时刻都有威胁,所以这林副统帅一摔死不仅自绝于人民,而且可能永远自绝于天安门庆典的历史画面了,尽管林彪那年的十月真实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当刘少奇由伟人变成跳梁小丑,再由小丑变成伟人后,这刘少奇自然又恢复了跟我们伟大的领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了崇高形象了,你再看现在的画面,刘少奇站在毛主席身边望着城楼下的群众那笑的多么和蔼可亲呀,慈眉目善的,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在文化大革命时从外看到里从上看到下看起来像是一个内奸工贼的人现在是左看右看也不像是一个叛徒了,难道这就是中国的历史吗,怎么会是如此大的反差。我们现在是不仅可以看到伟大的刘少奇同志在伟大的天安门庆典上亲切的挥挥手的样子,而且他还冰释前嫌的与把他打到地狱的毛主席并肩一起作战,有周恩来、朱德作陪并排站在一百元的人民币上,四位巨头生前最恨钱的人现在是天天钻在铜臭钱里,我们天天可以看到,他们现在是天天在全国流通着。这可比那天安门画面还要好,对普通百姓而言谁不爱这百元的人民币呀。
无独有偶,在中国这某些人可以把这真实的天安门楼上的庆典的图像任意按自己的需要进行篡改和取舍,任意排列和组合,对其他的历史画面和图像也不例外的。前不久,看到电视上纪念党生日80周年的文献片(这是文献片,讲的是历史,不是武打故事片),那一个个的画面进入我的眼帘使人感到好伟大伟大的,可是当把这历史的画面定格在1984年4月13日与前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收回香港签字仪式时,当把画面定格在1987年12月19日与前葡萄牙总督收回澳门的签字仪式时,这历史的画面把当时代表中国的签字的总理给处理掉了,只看到半边的撒切夫人和葡萄牙总督的签字的影像,只看到签字完后半边握手的画面,只看到签完字后的邓小平举酒杯的笑容,那解说员赵忠祥浑厚的男中音确实富有魅力,但是,这魅力声音只字不提是谁代表中国签字。在这部文献片中只字不提从80年到88年任总理的是谁,只字不提从80年到86年任总书记是谁,这历史文献片活生生地把近十年时间一个任总书记、一个任总理对中国百姓而言最重要的十年,两位重要人物给活生生的给做没啦,好像这两位从没在中国样,在中国活生生的给蒸发了。我不知道这部文献片又能有多少真实性而言,还有多少的真实历史给做没了,当我看到这部历史文献片时,我一点也没有感到伟大,我只感到了恶心。
我们天天被教育要“实事求是”,这“实事求是”写进了宪法。我们天天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唯物主义自居,天天讲历史唯物主义,可是这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城楼国庆典到1984年的收回香港签字仪式再到1987年的收回澳门的签字仪式,这么简单的一个历史画面,我们就不能实事求是的写进历史,被任意的篡改和涂炭,可想而知我不得不怀疑中国的其他历史能有多少是真实性可言呢。对这样简单的历史我们今天大多数百姓还知道,那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后当我们知道这点历史的人都已作古,那我们后代是不是对这虚假的历史当成了““真实”的历史来顶礼膜拜。
对中国这样写历史,我感到恶心,对中国十三亿人都知道历史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还敢篡改历史,而且把这恶心的历史堂而皇之叫“真实”写进了教育人的课本,我对这样的中国感到痛心。中国啊,你究竟是真做的还是假包装的?
──原载《问题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