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主導著食材的生長,影響人們習慣的口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個人的飲食習慣著承襲了生長家庭的口味,但個體、家族習慣的食材來源又受到地域極大影響。換言之,自然環境主導著食材的生長,亦主導著中國甜食、鹹食的布局。不同地域會因氣候、食材的特性或機體的需求等等,而產生不同料理風味。因而形成所謂「南甜北鹹」的飲食文化。
形成南甜北鹹的主因
中國疆域遼闊,以秦嶺、淮河為界,將地理與氣候分成南、北兩大地區。南方區域主要是以熱帶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氣溫高且多雨,冬季氣溫較為溫和且少雨,但熱帶季風氣候則是全年高溫。因為南方氣候濕熱,因此民眾為了生津止渴、解暑,在飲食方面會選擇清淡的食物。由於氣候濕度這一項因素亦深深影響南部人對甜食的攝入,加上南方盛產甘蔗,因此中國熱帶與亞熱帶高溫多雨的地區成為主要「嗜甜」的省區。
北方區域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冬季氣溫多低於0℃以下,夏季氣溫多達到20℃以上,四季氣溫變化分明。因此生活在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的北部,民眾為了補充身體的熱量、祛除冰寒,在飲食方面會選擇吃一些重口味和具有許多蛋白質的餐點。
再者,北方的嚴冬氣候乾燥,蔬菜產量稀少,北方人為了任何時候都有蔬菜享用,特地把蔬菜醃製起來,時日一久,自然養成「嗜鹹」習慣。
那麼,民眾又是何時開始形成「南甜北鹹」的飲食習慣呢?據悉,百姓過去是維持「北甜南鹹」的飲食習慣,但到了南宋,北方人大量遷移至南方,同時將嗜甜的習慣與甜甜的口味帶到了南方,至此往後,「南甜」的飲食習慣遂開始形成。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志一》載道:「大底南人嗜鹹,北人嗜甘。魚蟹加糖蜜,蓋便於北俗也。」
南甜北鹹之特色
中國漢民族八大菜系包括了川菜、魯菜、湘菜、粤菜、蘇菜、閩菜、浙菜、徽菜,其中以由金陵菜、淮揚菜、蘇錫菜與徐海菜組成的蘇菜(蘇州菜)為「南甜」的主要代表。據悉,蘇州、無錫、上海一帶的民眾嗜甜,故糖乃是做菜期間不可缺少的調料。因此,以甜出名的蘇菜菜餚,如無錫醬排骨、炒鱔糊、松鼠鱖魚等等,均使用了大量的糖來調味。蘇菜可謂將甜味美食發揮到極致。
總體說來,對南方人而言,北方菜就是「鹹」的感覺。
至於「北鹹」的代表,則是以濟南菜、膠東菜與孔府菜組成的魯菜為主,像蔥燒海參、九轉大腸、玉帶蝦仁等魯菜菜餚均呈現鮮明的鹹之風味。由於鹽巴在古代象徵了富足,具有好客文化的山東一帶亦是透過餚菜展現出來,藉此傳遞對賓客的尊重。
提及南方菜,北方人多認為,南方菜太淡、太沒有滋味了。
關於南北地域的口味,清代歷史學家徐珂在著作《清稗類鈔‧飲食類一‧各處食性之不同》中也有明確記載:「食品之有專嗜者,食性不同,由於習尚也。玆舉其尤,則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即以浙江言之,寧波嗜腥味,皆海鮮。紹興嗜有惡臭之物,必俟其霉爛發酵而後食也。甜食品之有專嗜者,食性不同,由於習尚也。玆舉其尤,則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即以浙江言之,寧波嗜腥味,皆海鮮。紹興嗜有惡臭之物,必俟其霉爛發酵而後食也。」
額外一提,關於甜食記錄最早出現於秦代,但因為秦代及更早時候,食物主要作為百姓飽腹之用,因此並未過多講究食物味道,加上當時的烹飪工具不似後來日漸增多,因此菜色、風味就更為單調。至於中國的製糖工藝一開始並不完善,直至唐宋時期才日漸完善,唐代初期甚至曾向印度學習製糖工藝,宋代後則開始種植起甘蔗,並出現了提煉蔗糖工藝。
參考資料
逯耀東〈味分南北〉《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臺北:三民,208)
李熙〈飲食生活【飲食文化】中國的南甜北鹹〉(大紀元)
徐珂《清稗類鈔》(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