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在5.25%至5.5%區間不變。圖為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圖片來源: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8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7月31日一致投票決定維持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在5.25%至5.5%區間不變。不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9月份可能降息。
7月31日,美聯儲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美聯儲一如外界預期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5.25%至5.5%。這是其連續8次會議按兵不動。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在記者會上表示,距降息越來越接近,但目前仍然時機未到。鮑威爾表示,如果數據支持,9月會議可能會降息。
鮑威爾強調,目前沒有做出任何決定,一切取決於數據,他稱希望看到更多好的數據,以增強信心,美聯儲必須權衡太早或太遲行動的風險。鮑威爾表示,「委員會內部的普遍感覺是,經濟正在接近適合降低利率的時刻。」
鮑威爾並表示,9月份可能的降息與政治因素無關,他強調美聯儲不會使用工具來支持或反對任何政治人物或政黨,在大選前、期間或之後所做的任何決定,都將基於數據及風險平衡,絕不會根據尚未發生的選舉結果來制定政策。
美聯儲並沒有承諾9月會議將會降息,重申在對通脹率持續朝向2%的目標有更大信心之前,降息並不合適。
聯邦公開委員會在發布的聲明中表示,「近幾個月來,朝著委員會2%的通脹目標取得了一些進一步進展。委員會認為實現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繼續向更好的平衡發展。」
官員們還調整了對勞動力市場的評估,指出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有所上升但仍處於低位。他們表示,通脹率在過去一年有所緩和,但仍處於略微較高的水平。
外界注意到,聲明措辭刪去「高度關注通脹風險」,改為「關注雙重使命面對的風險」,正式表明就業和物價穩定目標所面臨的風險已趨於平衡,這是鮑威爾多次提及的觀點。
美聯儲並指,經濟以穩健速度維持發展,就業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但仍然保持低位。
美國商務部7月26日表示,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繼5月份持平後,6月微升0.1%。截至6月的12個月中,PCE價格指數繼5月上漲2.6%後上漲2.5%。
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核心通脹上月上漲0.2%。此前,5月份未修正的漲幅為0.1%。
經濟學家此前預測6月份的月度總體個人消費支出(PCE)和核心通脹均將上漲0.1%。繼7月25日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顯示第二季度核心通脹增速略快於預期後,一些人將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預期上調至0.2%。對總體個人消費支出通脹的預測幾乎沒有變化。
報告還顯示,佔美國經濟活動三分之二以上的消費者支出繼5月份增長0.4%後,上個月增長了0.3%。
該數據包含在第二季度GDP報告中,該報告顯示經濟年化增長率為2.8%,是第一季度1.4%增速的兩倍。
總體而言,物價壓力正在消退。美聯儲追蹤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標以制定貨幣政策。
由於美聯儲在2022年和2023年大力收緊貨幣政策,經濟需求有所降溫。今年上半年經濟平均增長率為2.1%,而2023年下半年為4.2%。
自去年7月以來,美聯儲一直將基準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目前的5.25%-5.50%區間。自2022年以來,它已將政策利率提高了525個基點。
通脹下降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緩解,導致金融市場預計今年將從9月開始降息。
目前,人們對一系列降息前景的保持信心。交易員仍然繼續押注美聯儲將在下一次會議上首次降息,並在年底前再降息兩次。
然而,隨著高利率給經濟帶來的抑制效應不斷顯現,一些經濟學家擔憂,美聯儲行動太慢可能給美國經濟造成風險。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前行長比爾·達德利(Bill Dudley)在彭博社發表評論文章說,美聯儲應該在9月之前降息。「雖然通過降息來避免衰退可能已經太晚,但繼續拖延只會不必要地增加風險。」
美聯儲前副主席艾倫·布林德(Alan Blinder)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說,現在是降息的時候了。布林德指出,為期兩年的對抗通脹的鬥爭已經結束,「經濟似乎正在降溫」。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德斯蒙德·拉赫曼(Desmond Rahman)認為,美聯儲應該在此次議息會議上降息,因為通脹已經接近2%的通脹目標,經濟正在放緩,而且勞動力市場不再過熱。「我的觀點是,這將又是一次美聯儲行動過慢且力度不足的情況。」
美國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學家迪恩·貝克(Dean Baker)表示,不應等到完全確定通脹回到目標水平才行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