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駐北京記者林洸耀去世 生前出書談習近平(圖)

發表:2024-05-22 2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去世 李洸耀
路透北京分社前社長、資深中國大陸新聞記者林洸耀5月21日因病去世。(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看中國2024年5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路透北京分社前社長、資深中國大陸新聞記者林洸耀5月21日因病去世,終年65歲。林洸耀生前曾參與大量有關中國時政的新聞報導,包括1989年學潮中遭清洗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去世。其去世消息傳出後,引來諸多同行和友人悼念。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林洸耀(Benjamin Kang Lim)5月21日因急性胰腺炎不幸去世,終年65歲。林洸耀友人和同行當天在網路社交平臺發文悼念。原路透、華爾街日報記者翟琦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林洸耀因嚴重急性胰腺炎21日清晨5時去世。

公開資料顯示,林洸耀1959年生於菲律賓,父母來自中國福建。林洸耀在菲律賓德拉薩大學、臺灣東吳大學肄業。1978年赴臺北讀書,曾在《中國郵報》、法新社工作,1991年進入路透社,先後擔任北京分社首席記者、臺北分社社長、北京分社社長、北亞首席記者。2019年,林洸耀加入新加坡《海峽時報》。

在林洸耀40餘年的新聞生涯中,曾採訪過許多亞洲國家領導人,包括中國前國家主席胡錦濤、前總理溫家寶,臺灣總統馬英九、前總統陳水扁及前副總統連戰、前臺灣總統蔡英文等人。

作為資深駐華記者,林洸耀幾乎參與了對中國所有重要時政新聞的報導。最大的獨家新聞是1997年,林洸耀在中共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去世前三天,透過路透社向全球發布了這則新聞。他的報導指出,在官方媒體否認一切消息之前,鄧小平辦公室就已經遭到裁撤。

之後在他的北京記者生涯中,又在新聞公開前,搶先披露了前總理趙紫陽的死訊。趙紫陽因為在1989年反對血腥鎮壓天安門的抗議民眾而下臺,更被中共中央軟禁15年之久。

同時,林洸耀是第一位透過路透社告訴全世界,習近平將在2007年與現任總理李克強一起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他並在外界尚未註意到習近平時,率先預測了習近平的崛起。

林洸耀於2016年出版的新書《把脈中國──對習近平的第一手觀察》,還揭露中共高層的決策內幕。當中提到,習近平的第一任妻子柯小明,是時任中國駐英大使柯華的小女兒。據知情人稱,柯小明最終因為習近平不願隨其移居國外而離婚。而在此之前,兩人迥異的人生觀與成長經歷,都已經讓他們情感淡漠、愈走愈遠。

林洸耀還曾剖析,習近平接班後的短短3年就拿下5名高層領導人:原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原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和郭伯雄;以及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令計劃。林洸耀指出其中奧妙之處在於,習近平整肅這類高層人物時,不像毛澤東那樣是明確發話直接拿下。而是先從調查其身邊家人與下屬入手,在輿論和黨內支持都醞釀到位而且證據收集完成後,再直抵核心。

林洸耀生前曾說,「我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在中國做新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人。」

在林洸耀去世消息傳出后,路透社前記者約翰.魯維奇(John Ruwitch)表示,「多年來,林洸耀以其他人無法比擬的方式揭示了中國的政治,幫助世界更好地瞭解那裡的事情。」

路透社臺北分社社長本.布蘭查德(Ben Blanchard)也表示,「在他(林洸耀)的指導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從如何與中國官員交談到中共運作的複雜性。其中一些經驗,我至今仍在實踐。」

中共原總書記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之子、新世紀出版社出版人鮑樸也表示,「林洸耀最顯著的成就包括他有趣的獨家新聞,揭示了後毛澤東時代中共政權的陰暗面。」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