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找人翻譯、編輯、出版了2400多頁的《蘇聯陰謀文證彙編》,他認為李大釗是「俄奸」,犯有「通敵叛國罪」,不殺不行。(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按:據王友群<李大釗為何被張作霖送上絞刑架?>一文剖析,在外蒙古、中國東北領土、中東鐵路路權等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李大釗把屁股坐到蘇聯一邊,並向蘇共、共產國際提供了許多有關中國的情報,還配合蘇共、共產國際在中國打內戰,通蘇叛國,無疑犯了「顛覆國家政權罪」。最關鍵的是,李大釗還把本質是假、惡、鬥、反天、反地、反人類、反神佛的「共產主義的幽靈」引進中國,成為100多年來中國最大的禍患。把共產主義引進中國的李大釗曾講「自由的花是經過革命的血染」。然而,中共統治近75年了,中國人民的自由被剝奪殆盡。「自由之花」開不了,中華大地卻被鮮血染遍!
據《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的統計,被義和團殺死的洋人數目僅為231人,其中多數還是積德行善無槍無刀的傳教士。而被義和團殺死的無辜百姓卻有數十萬。僅僅是北京地區,就有四萬多教民被殺。(圖片來源:共有領域)。
我們今天在歷史教科書上所看到的《辛丑條約》正式名稱是《中國為1900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議定書》。根據唐德剛的近代史描述,李鴻章為了保住慈禧太后,在和列強談判時,將義和團定義為國內叛亂,而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都是被義和團所挾持,迫不得已オ對列國宣戰。八國聯軍入侵後來也不叫入侵,而是幫助大清平定動亂。
這樣一來,和八國聯軍打仗的,就不是大清,而是大清國內的叛亂分子。既然大清和列國沒有交戰,也就沒有戰敗一說,所以雙方簽訂的條約就是一份議定書。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義和團當時喊出的口號高舉的旗幟,恰恰都是「扶清滅洋」!
長期以來,給王朝和民族帶來巨大災難和屈辱的義和團運動,都被標示為抵抗西方侵略的愛國主義運動。歷史教科書認定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主義運動,最終在封建王朝和八國聯軍絞殺下才失敗。在西方的視角裡,這是一場文明與野蠻的戰爭,是科學與迷信的作戰;而在近現代史書上,這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被賦予神聖的使命:即保家衛國,民眾覺醒以及反抗帝國主義。
歷史上,把愛國與抵制某國貨物相提並論的事例並不鮮見,遺憾的是從未成功過。當年的義和團,確實用這種貌似時尚的愛國方式演繹過一場所謂的愛國大戲。晚清的慈禧打著愛國主義旗號,鼓動義和團殺洋人毀教堂,最終導致八國聯軍入侵。
八國聯軍入侵,直接造成義和團滅亡以及京津一帶清軍潰敗,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西安;最終清廷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11國簽訂《中國為1900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議定書》,即史書上記載的《辛丑條約》,清王朝為此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王朝的主權。
當義和團在華北大亂之際,東南各省督撫自行宣布中立,從此清王朝權威旁落。與列強的戰爭也引起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利益而引發的日俄戰爭。使當時的帝國丟失了遠東大片土地,直到今天,包括海參崴在內的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被俄羅斯所吞噬。
義和團實際上只是一個迷信色彩很重的幫會組織,與其說是愛國,倒不如說是仇外,準確說是仇視西方文明。縱觀1900年這場席捲北方的暴力運動,據《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的統計,被義和團殺死的洋人數目僅為231人,其中多數還是積德行善無槍無刀的傳教士。而被義和團殺死的無辜百姓卻有數十萬。僅僅是北京地區,就有四萬多教民被殺。
許多並不信教的人因為與洋人沾邊也被義和團殺了。所謂與洋人沾邊包括信洋教的、幫洋人做事的、讀過洋書的,甚至用過洋貨的,不分男女老幼,義和團一律殺無赦。當時義和團甚至宣稱要殺一龍二虎三百羊,是指光緒以至李鴻章、張蔭桓,康有為、梁啟超等主張學習西方的洋務派。當時一些朝中的開明大臣也先後被殺。李鴻章事後慶幸,如果他在北京,多半難以保命。
一句話,凡是主張學習西方的人,凡是跟洋沾邊的人,哪怕僅僅是用了一支洋貨鉛筆,在義和團運動期間,都成了需要被肅清的對象。當時的北京街頭,到處都是屍體,很多婦女兒童,被剁成肉醬。整個北方,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發生的慘案非常之多。
義和團殺洋人、毀教堂,僅在庚子之亂前就殺死教民兩萬多人,進入北京後,不僅濫殺外國使節,還姦淫同胞婦女,搶劫財物,屠戮平民,在京的安徽提督提醒義和團不要輕易挑起國際爭端,就被拉下馬來,立即處死。
正是義和團的野蠻行徑和清王朝的縱容,才導致列強的聯合進攻。當慈禧太后對外宣戰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區時,那裡只有不到400衛兵,既沒有重武器也沒有堅固的防衛工事,可用克虜伯重炮武裝起來的十多萬「團勇」和正規軍用了五十多天的時間也無法攻破大門。西什庫教堂只有區區四十多桿步槍,在「清軍圍困萬千重」的險境下一樣堅守五十多天直到援軍前來解圍。
西方列強倉促組建起來的八國聯軍戰鬥力有限,可義和團與之接仗一觸即潰,即像山崩一樣敗下陣來,遠沒有屠殺自己人時的「英勇無畏」,臨危之際也沒有幾個人想到要「為國赴死」,而是開展了一場接力逃跑,邊逃邊對自家國民實施燒殺搶掠。
義和團的自殘式愛國代價極為高昂,北國成了屍山血海,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東北三省隨之落入北極熊張開的血盆大口。隨後清王朝與列強簽訂的《中國為1900年的動亂事件與十一國最後議定書》,賠款四億五千萬兩白銀,相當於每個大清人攤上一兩。
光緒24年(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慈禧通過宮廷政變開始推行所謂的訓政。但慈禧對於屢屢違背自己意願的光緒皇帝仍然非常不滿,打算另立新君,不料各國公使喜歡開明的光緒,聯合起來抵制,慈禧不得不有所收斂。
光緒25年12月24日,慈禧召集群臣,宣布封端郡王載漪之子為皇子,再次試圖廢光緒,兩天後,上海電報局總辦經元善等1,200餘人發電報反對廢立,稱「各國有調兵干預之說。」慈禧一心要廢光緒,又被洋人打怕了,而在此時,端郡王向其推薦了義和團,說他們刀槍不入,不畏洋槍洋炮。
義和團原本在山東聲勢最大,原因是山東巡撫毓賢縱容當地義和團攻擊教會,直到後來闖禍殺死洋人,惹得外國公使問罪,清廷才罷了毓賢的官,改派袁世凱去當山東巡撫。袁世凱到了山東,邀請義和團頭目吃飯,吃飯聊天時提到刀槍不入,義和團頭目表示是真的,袁世凱不信,頭目說現場展示一下讓袁世凱心服口服。袁世凱拿出槍,直接將頭目打死,其他人嚇得魂不守舍,這次鴻門宴後,袁世凱立即頒布命令,要求義和團撤出山東,無奈之下義和團離開山東紛紛逃往直隸京津一帶。
而毓賢回到京城,到處向王公大臣吹噓義和團刀槍不入,京城頑固派勢力代表端郡王、莊親王和大學士徐桐如獲至寶,鼓動慈禧利用義和團對付洋人。光緒26年(1900年)5月,慈禧派軍機大臣趙舒翹等前往涿州、良鄉宣撫義和團。5月20日深夜,有人送一封洋人照會給榮祿,要求慈禧歸政光緒。23日,清廷召開會議,決定對西方國家宣戰。後來慈禧發現照會是假的,是端郡王為了讓兒子當皇帝所使的激將法,但為時已晚。
次日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崇文門大街被殺。清軍及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使館及西什庫教堂。5月25日,清廷正式下詔與各國宣戰。6月起,義和團大規模進京,其強盜本性在這個過程中才真正暴露出來,搶教民之財物是常事,在義和團的邏輯中,凡是信了洋教的中國人全都該殺。
義和團把傳教士稱為「毛子」,把教民稱為「二毛子」,把「通洋學」、「諳洋語」、「用洋貨」依次被稱為「三毛子」、「四毛子」、直到「十毛子」,統統列在殺戳之中。義和團走進大戶人家,指其「裡通外國」,然後衝進去濫殺無辜瘋狂搶劫。義和團仇視一切與洋人有關的東西,用洋物者「必殺無赦」,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由於義和團是「奉旨造反」,其威勢無人敢擋,他們甚至膽大到衝進紫禁城去捉拿光緒這個「賣國賊」,只是被慈禧罵了出去。其他大小官員,外國使節,義和團更是不放在眼中。義和團的衰亡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刀槍不入」的神話在一支臨時拼湊起來的「八國聯軍」面前一擊即潰。可笑的是,八國聯軍打進來了,義和團還仍然熱衷於燒教堂、殺教民。
可笑的是,八國聯軍打進來了,義和團還仍然熱衷於燒教堂、殺教民。(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00年8月14日早晨,美軍第十四步兵團圍剿北京外城東便門,協同在其餘三座城門作戰的聯軍一齊攻下北京。這場戰役被認為是終結義和團運動的關鍵,西方稱之為「北京之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洋務大臣李鴻章也是義和團的目標,不過李鴻章倒是有先見之明,提前討了兩廣總督的差事避難去了,直到後來慈禧逃出京城,慈禧才下旨讓李鴻章返京全權負責收拾殘局。如果不是被義和團罵為「大漢奸賣國賊」的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和山東巡撫袁世凱事先「不從亂命」,事後與列強周旋,挑動列強內鬥以夷制夷,不是美國適時提出門戶開放政策,大清國早就被列強瓜分了。
鄒容在《革命軍》一書中說「有野蠻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蠻之革命有破壞,無建設,橫暴恣睢,足以造成恐怖之時代,如庚子之義和團」。蔡元培在1916年說:「滿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視新法之故而仇視外人,遂有義和團之役,可謂頑固矣。」李大釗在《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中說:「時至近日,吾人所當努力者,惟在如何吸取西洋文明之長,以濟吾東洋文明之窮。斷不許以義和團的思想,欲以吾陳死寂滅之氣象腐化世界。」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學舉行聲援白紙革命的集會。(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中大社區報FB)
歷史的弔詭之處往往在於:無恥者的無恥,與愚昧者的愚昧,總是一次次刷新人們的認知底線。100多年以來,義和團常常以不同的名號露出猙獰的獠牙,危害著這個苦難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