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洗產地和「國籍」向美國等國傾銷商品(圖)

作者:文龍 發表:2024-02-22 12: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企業洗產地和「國籍」向美國等國傾銷商品。
中國企業洗產地和「國籍」向美國等國傾銷商品。(圖片來源:Ruby Tang/看中國)

【看中國2024年2月22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編譯/綜合報導)墨西哥超過中國成為美國進口商品主要來源國,但英媒調查發現中國企業通過墨西哥運送更多貨物來規避美國關稅。並且,中國企業也在東南亞等地洗產地和「國籍」向美國等國傾銷商品。

中國企業通過墨西哥運送更多貨物來規避美國關稅

英國《金融時報》2月21日報導(原文),經過對貿易數據的分析,中國企業正在通過墨西哥向美國運送更多商品,規避從川普政府時期加征並由拜登政府保留的高額關稅。

全球最大海運、空運和市場分析平臺Xeneta分析的集裝箱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目前可獲得的最新數據)從中國運往墨西哥的20英尺集裝箱數量達到881,000個,高於2022年同期的689,000個。

報導指出,這些數字表明瞭拜登政府所面臨的困難,其正積極採取行動,以遏制美國對中國等地緣政治競爭對手主導的全球供應鏈的依賴,中國的製造能力使其在從白色家電到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的供應中佔據了突出地位。

國際金融協會(IIF)前首席經濟學家布魯克斯(Robin Brooks)說:「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消費國,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生產國。無論如何,這兩股力量必須相遇」。

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美國開始認真調整供應鏈,將製造業產能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在兩個大國之間持續的貿易和地緣政治競爭中,拜登政府一直維持著這些關稅。

由於加征關稅,目前直接從中國運來的貨物佔美國進口的比例從2017年的五分之一以上下降到不到15%。不過,一些原本可以直接運往美國的中國商品仍在通過墨西哥運往美國,而不會面臨同樣的徵稅。

Xeneta的首席產品與數據官德維塔克(Erik Devetak)說:「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對政客來說是一個簡單的口號,但現實情況卻大相逕庭」。他補充說,全球製造業的真正調整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多年時間、巨額投資和國家干預才能實現」。

中國汽車製造商似乎是特別的受益者。墨西哥國家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INA)的數據顯示,在墨西哥開展業務的33家中資企業在2023年向美國發送了價值11億美元的零部件,高於2021年的7.11億美元。INA稱,墨西哥去年從中國進口了近9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

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汽車需繳納2.5%的美國關稅,而在墨西哥組裝的零部件則需繳納0%至6%的關稅。相比之下,直接從中國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則要按照川普推出、拜登維持的制度額外繳納25%的關稅。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胡夫鮑爾(Gary Hufbauer)認為,多年前為美墨中貿易協議制定的規則已被中國作為汽車製造強國的崛起所取代,這給中企提供了規避關稅的途徑。他指出,美國很可能「要求制定新的、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則」。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今年1月寫給國會的一封信中承認,美國的現行規則給中國公司留下了意想不到的漏洞,她承諾將與立法者合作應對這些「挑戰」。墨西哥方面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於去年宣布對來自中國等國的商品徵收5%至25%的關稅,但目前尚不清楚新制度的執行情況或對進口商品的影響。去年12月,墨西哥還與美國簽署了一份意向備忘錄,對外國投資,包括中國計畫在墨西哥新建的電動汽車工廠進行國家安全風險篩查。

墨西哥超過中國成為美國進口商品主要來源國

墨西哥二十多年來於去年首次超過中國,成為美國進口商品的主要來源國。這一轉變反映了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以及美國從更友好、更臨近國家進口產品的努力。

美國商務部2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22年到2023年,從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價值增長了近5%,達到4750億美元以上。與此同時,中國進口產品額暴跌20%,跌至4270億美元。

上一次墨西哥進口到美國的產品超過中國的進口產品的價值是在2002年。

近年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經濟關係嚴重惡化,當前北京在台海、南海地區做出不祥的軍事姿態。

作為美國公司長期從事的將生產外包到中國的替代方案,拜登政府敦促公司在盟國尋找供應商(「友岸外包」)或將製造業返回美國(「回流」)。與COVID-19大流行相關的供應鏈中斷,也導致美國公司尋求離美國更近的供應(「近岸外包」)。

墨西哥一直是擺脫對中國工廠依賴的日益轉變的受益者之一。但情況比看起來要複雜得多。一些中國製造商已經在墨西哥建立了工廠,以利用已有3年歷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貿易協定》的利好。

墨西哥並不是中國向第三國出口商品的唯一受益者。中國與越南、新加坡和菲律賓等國的貿易順差也在不斷擴大,而這些國家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也在不斷擴大,這表明中國的製造商正在繼續從中獲益。

中資到新加坡借窩下蛋 魚龍混雜

中國企業除了洗產地,還在洗「國籍」。新加坡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地位,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外資企業爭相湧入,但近期有評論指出,中國企業的進駐也讓獅城的非法活動增加。對此,有專家指出,「洗星籍」凸顯星國的監管措施出現問題。

《亞洲前哨報》(Asia Sentinel) 本月發布一篇名為「新加坡開始為‘中國杜鵑事件’付出代價」(Singapore Begins To Pay The Price for‘China Cuckooing’)的評論文章,作者王安迪(Andy Wong Ming Jun,音譯)指出,隨著中國和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競爭變得愈來愈波濤洶湧,新加坡在接受中國企業上雖然看似有其經濟實用主義,但實際上卻變得令人頭痛。

王安迪認為,一些事件凸顯了所謂「中國杜鵑事件」,也就是中國企業轉籍星國的行為,宛如像是杜鵑鳥把蛋下到別的鳥巢、讓其他鳥類代為孵蛋的做法一樣,而這已經造成星國的外交和聲譽後果。

對此,長期觀察中國外交及經濟事務的德國非營利組織「Mapping China」共同創辦人安達彩(Aya Adachi)說,她同意王安迪的看法,並指出新加坡為了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近年來更改法規允許客戶將大筆資金存放在當地,但這卻同時給了不法份子可乘之機。

美國官員對中國企業傾銷商品發出警告

在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去年訪華後,美中成立了兩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為討論產能過剩等棘手問題提供了一個論壇,以緩和緊張局勢。

2月19日,美國官員表示,華盛頓警告北京,如果中國試圖通過向國際市場傾銷商品來緩解工業產能過剩問題,美國及其盟國將採取行動。

兩名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表示,美國代表團在最近訪問中國時明確表達了其擔憂,包括在與負責中國經濟的副總理何立峰的談話中表達關切。

最近曾率領經濟團隊訪問北京的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事務的副部長尚博(Jay Shambaugh)說:「我們擔心,中國的產業扶持政策和宏觀政策更注重供應,而不是考慮需求從哪裡來,這兩種政策都在朝著中國產能過剩的方向發展……最終將衝擊世界市場」。

美國最關注的是先進位造業,尤其是清潔能源行業,如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和鋰離子電池。尚博提到,他向中方強調對此關注的不僅僅是美國,中國不應將美國或其它國家的任何反應視為「出乎意料」。

尚博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世界其他國家也會作出反應,但它們不是以新的反華方式,而是對中方政策作出反應」。

一位美國官員說,華盛頓希望確保北京認真對待這一問題。他補充說,在耶倫今年晚些時候訪問北京時,這一議題將是議程的「主要部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