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見有些惡人逍遙法外,賺著黑心錢,住豪宅,開豪車,他們什麼時候遭惡報呢?而好人卻不得好呢?
其實這塵世間的善報會在當事人需要的時候才降臨,而惡報則是在當事人虛弱的時候才出現。簡而言之,一個人的善報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而惡報不會以卵擊石則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惡報在當事人年輕力壯,特別強大時不會降臨的,惡報在當事人年老體衰,特別脆弱時就來了。
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有些報應不會立馬出現,而會在當事人60歲後才悄然降臨。談到報應就不得不說因果。所謂的因果不是玄之又玄的東西,而是有邏輯關係的前因後果。不管是福報還是惡報,越是臨近晚年,報應出現的概率越大。無論是牛人,逆天的人,在報應面前都顯得無能為力。
善報讓人苦盡甘來,惡報讓人承受該要承受的折磨。有的人早年做了很多惡事,到了晚年,各種不幸和報應都會出現。要麼家庭衰敗,要么子孫早夭,要麼被人欺侮。還是那句話,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人之氣數昌盛,因果報應不會迅速出現,因為你的氣數幫你化解了一些不幸;人之氣數衰退,因果報應會不期而至,屋漏偏遇連夜雨,因為你的氣數已無法幫你化解不幸了。所以年輕的時候,對這個世界多懷敬畏之心,多做有德之事才能減少因果的糾結,盡量減緩報應的襲來。善報就是來拯救以前做善事的君子,惡報就是懲罰以前做了壞事的惡人。這就是所謂的一報還一包,這和春耕秋收是一樣的道理。你春天播下了種子,無論遇到什麼,多多少少是有收穫的。
很多人有個天真的想法,我做了啥,沒人知道,就可以肆意妄為了。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有些事,天知道,地知道,還有我們自己知道。對於因果報應的理解,不能從個人好惡的角度去理解,而應該結合一件事,結合一個人的前因後果去分析。佛陀說因果不能渡,意思是所有人的因果只能自渡,別人愛莫能助。
一個人的福報是靠行善積德修來的。我們所做的每件事其實都能成就我們自己。一個人的命運是可以隨著自己修行發生改變的。有時你覺得自己的福報不夠,那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可能是你沒能知足常樂或太強求,要知道知足常樂,不強求也是一種福報。其二是人生中的坎坷是老天在保護你,或為了讓你匹配以後的財富。人生道路坎坷,該你經歷的一樣都不會少,只要你把坎坷看成一種磨練,看成一次升級靈魂的機會,於是福報就來了。
人都想自己富足健康快樂,於是為了福報做了很多善事,比如做義工、放生、供養等等,但是為什麼做了那麼多善事還不見福報呢?有病的並不見輕,貧窮的依然貧窮,為什麼感受不到福報?
大家肯定有過用水桶接水的經歷,打開水龍頭,水桶很快就滿了,但是如果水桶底下有漏洞,那麼水桶裡的水早晚要漏光了,水桶是自己,水是福報,我們平日裡是否注意過自己的心?感受不到福報的原因有兩個,其中之一是惜福比修福更可貴。佛陀當年是錦衣玉食的王子,出家後沒有衣服時就去撿衣服穿,佛陀說有衣服穿要珍惜,這就是惜福。
古大德時常開示弟子,修慧必須明理,修福莫如惜福。很多人在修福報的同時,惡事也沒有停止,比如說人是非、嫉妒、撒謊、貪財、怨恨等等。當看到別人陞官發財時,是為別人高興還是憤憤不平?當幫助別人時,是否帶著功利之心,是否在想自己做善事求福報?還有看到行為不端的人生病是否高興?不管什麼事,起心動念都會起作用,都會折損自己的福報。
《永遠的五月》裡的亡夫在外人眼裡是個好同事,好兒子,好鄰居,但是對待妻兒非常苛刻,惡語相對;《田園交響曲》裡的鄉村牧師收養了孤兒盲女,自己享受名聲,讓妻子承擔照顧盲女的瑣事,自己只負責啟迪盲女教育,後來又和盲女墜入情網,讓妻兒承受很大的痛苦。有人笑就有人哭,對某一個人是做了好事,但對另一人卻造成了痛苦。
如此細細算來,一個人在做好事時,自己的福報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了多少,實在是可惜啊。就像那個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往裡灌水,水卻一直在流失。其實惜福比造福更可貴,在惜福的時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儉,可是在造福的時候一味地希望能多一點,再多一點,這顆貪求的心也許已經使自己更加墮落。
感受不到福報的第二個原因是思想沒有轉變,當你佈施行善時,你是想著結果呢還是純粹地想著為別人好?還是像《田園交響曲》裡的鄉村牧師享受著好名聲呢?當你想著結果時是真正利他嗎?還是說只不過在做一筆利益交易?也許是一筆滴水之恩湧泉回報的高利貸買賣呢?
行善不在於行善的多少,而在於升起善念時的真誠之心,也就是因地發心。萬法唯心造,心念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如果你抱著利益交換的態度去做善事,這和拿一萬塊錢去買股票投資在某種意義上時一樣的,也許買股票投資更加見效。沒有一顆真誠的心,捐再多的錢也沒用。
佛教中有一個故事,一位窮人家的姑娘,拿著兩個銅板去敬佛陀,佛陀為她祝福,十年後那位窮姑娘成了皇妃,命令下人捐千萬資產,佛陀卻不再見她,佛陀的弟子非常不解,問師尊原因,佛陀回答,上次捐的錢少之又少,但當時佈施的心卻是誠懇萬分,這次雖然捐了很多錢,但這顆心卻不如常人。
有人說我一直在供養,為什麼沒有福報?因為你一直在執著啊。所以我們雖然在佈施供養,但是我們執念太深,太執著福報了。你的福報被你自己的思想所侷限而不能發揮作用,因為我們的心量太小了。所以把心打開,一分錢的功德都普遍十方,何況你佈施了那麼多。
世間的許多人總是喜歡自以為是,自作聰明,想佔便宜,實際上是自己吃虧,因為他用的全是知見立知,全是自己的意思。所以說大智若愚,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積累,一定是大幅度的上升,而且這個福來的時候,你會享受得很快樂,因為你的心是善的,若能反觀自己的心,佈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悅給別人,你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財富。
所以不要點點滴滴折損自己的福分,作為一個學生,當看到別人考得比自己好,會不會妒忌?做同樣的生意,看到別人的顧客比自己多,會不會酸?或離婚的人,看到別人也離婚了,心想也有人和我一樣,稍有安慰,又或者時常說酸寒刻薄的話刺激別人,貶低別人顯示自己,揭人之短,談人過失,這些都是我們不夠仁厚的心,也都是在折我們的福分。所以一定要看自己的心,當看到別人有所得,不高興;看到別人有所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愛的人遭受痛苦,感到很快樂,這些都有失仁愛之道,都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
反之,若要從這些平常的細微之處來修福,就快速多了,唸唸為一切眾生,那麼你的心是為一切眾生,你在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看到別人好,我們高興,看到別人不好,我們替他們難過,並且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度難關,哪怕與自己有過節也義無反顧去幫助,這就是一顆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福報。量大福大,若能時時長養我們的善心,唸唸成就他人的善行,隨喜讚嘆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盡心盡力,這本身就給我們積累了大福。
在行善時,時時體諒他人,縱然是惡人也希望他能回頭改過,而非嗔恨指責辱罵,時時守護自己的善心,守護自己的清靜心,守護自己的仁愛之心,先做自己的護法,保持自己不作惡,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進而再去安護身邊的人,讓他們感受到舒服與自在,遇到與自己心智、願力不一樣的,不強求苟同,相互尊重,如此你會越來越感受到修福得福。
感謝您讀到最後,其實諸位共聚於此,探討妙法,善言善語,何嘗不也是一種修福呢?願你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善業的修行,享受行善帶來的快樂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