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考問弟子,如何拔除心中的雜草?(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經典之作《師說》。意思為,老師,就是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人。這就是韓愈提倡的「師道」,教師不僅是將知識告知學生,首先要「傳道」,還要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傳道」、「授業」,這是老師為學生負責,但不僅僅是如此,筆者以為,最後一關是「解惑」。「解惑」才是把傳的道、教授的知識落實在實踐當中。老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行使了「教」的過程,不掌握「育」的狀況,並不是完整的「教育」。解惑,是為師者運用自身的見識和實踐經驗為學生解開困頓迷惑,所以有「為人師表」之說,老師自身不做表率,對學生的疑問也是空談道理,沒有說服力。
那麼修行的人更是如此,師父為弟子的真正的生命意義負責,幫他們走正修行的路,並解開他們的心結。
一位老和尚宣告,不出兩年即將離開人世,他召集的弟子們坐在他的周圍。弟子們等待著師父交代什麼重要的事,或者告訴他們人生和宇宙的奧祕。
老師父一直默默無語,閉著眼睛。弟子們也只是靜靜地圍坐著。突然,師父開口了,他環顧一下弟子們,問道:「怎麼才能除掉野草?」弟子們面面相覷,沒想到最後時刻師父會提問,而且是這麼簡單的問題。
一個弟子說:「用鏟子把雜草全部鏟掉!」老和尚聽完微笑不語。
另一個弟子說:「可以一把火將草燒掉!」老和尚依然微笑。
第三個弟子說:「把石灰撒在草上就除掉雜草!」老和尚臉上還是那樣的微笑。
第四個弟子說:「他們的方法都不行,那樣不除根的,斬草就要除根,必須把草根挖出來。」
弟子們都講完了,師父說:「你們講得都很好,那麼從明天起,你們把院子前面這一大片草地分成幾塊,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地上的雜草,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再到這個地方相聚!」
第二年的這個時候,弟子們早早就來到師父身邊。一年來,他們用盡了各種各樣辦法都不能剷除雜草,早就已經放棄了這項任務,如今只是為了看看師父用的甚麼方法。
師父在那片土地上給弟子們上了最後一課。(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誰知,老和尚的那塊原來雜草叢生的地,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燦燦的莊稼。弟子們頓時領悟到:只有在雜草地裡種上莊稼,才是除去雜草的最好方法。
他們圍著莊稼地坐下,莊稼已經成熟了,老和尚就在那一刻圓寂了。這是師父為弟子上的最後一堂課,弟子們流下了感恩的淚水。
人的慾望是無窮盡的,只要人活在世上,就不可能完全脫離吃喝玩樂,也不能拋開柴米油鹽醬醋,整天喝西北風活著。人總要謀生,生存保障之後,還有七情六慾,還有愛恨情仇,還要子女優秀,還要社會地位,還要名譽和他人的尊重,就算什麼都擁有了,人還會想到最大限度實現自我價值,或者做慈善事業,完成社會回饋,完成一個偉大的夢想。總之,人嚮往的、期待的、渴望的、慾望的,無窮無盡,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滿足的。
慾念給人帶來動力,慾念也給人帶來無窮的煩惱和焦慮。有人就想,煩惱不安的源頭是慾望,要斬草除根,把心底的慾念全清除掉。但是苦於慾念總也除不乾淨,於是又生出新的煩惱。
「最後一課」的故事告訴我們,人想除去慾望是好事,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味地壓制或拔除只是解決一時的問題,不解決根本問題。培養美德,就像在空地上種上新的莊稼,野草就生不出來了。道德可以抑制低級的慾念。
是的,要想除掉曠野裡的雜草,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種上莊稼。要想心靈不荒蕪,唯一的方法就是修養自己的美德。這最後一課也是師父用自己道行的實踐為弟子們上的最好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