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在倫敦西敏寺加冕。(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英國查理(查爾斯)三世國王加冕典禮,不少輿論都將焦點放在應否邀請韓正出席;我想單就這個爭議,就足以證明,中國在西方世界的形象正在惡化。但今天反而我想借這個機會去討論君主立憲制,尤其是回顧廿世紀初,清末民初的時候,中國君主立憲運動為甚麼會失敗。
我見到有些思想比較進步主義的知識分子,尤其是年輕人和少數族裔,似乎認為查理三世國王應該是英國的最後一位君主;他們希望往後便應該著手廢除英國的君主立憲,完全地進入共和政體。老實說,雖然主張廢除君主立憲的進步主義者,雖然提出制度成本高昂且沒有實用價值,但我直覺認為,他們反對君主立憲的真正原因,很大程度是出於意識形態;尤是是在廿一世紀仍然有虛位君主,不合時宜。
事實上,英國王室並非那麼不受歡迎。有許多英國人,甚至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亞人,仍然對王室著迷。今時今日的英國王室,更像是娛樂名人,那怕沒有真正的政治實權,但王室卻擔當了象徵性和儀式性的角色,是英國民族的象徵。在2022年的民意調查中,大多數英國人仍然讚成保留君主立憲制度。更有趣的是,有些人表示他們希望保留君主制的理由,是因為他們認為作為王室有助吸引旅客,有利英國經濟。
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成功,不禁令我想到,為甚麼當年大清君主立憲的計劃會失敗?如果當年成功改革,今日中國又會是怎樣的境況?甚至袁世凱也嘗試過稱帝,但最終卻換來歷史教科書對他的劣評。但以當時的環境來說,由大清過渡到另一個君主立憲的制度,並非天馬行空;當時也有不少的保守派知識份子認為,君主立憲比共和政體更切合中國的社會。
時至今日,世界有也有其他君主立憲的例子,如泰國和日本。而且相對中國大陸,泰國和日本也不是甚麼落後的國家。相反,泰國和日本比起大清更早開始現代化的社會工程,而且自十九世紀以來,政治上這兩個國家都一樣經歷了許多動盪;尤其是日本,更加是通過激進的明治維新改革成現代化社會。但在社會轉型的同時,這兩個國家也保留了許多傳統文化,甚至既得利益豪族的影響力也保留至今。
君主立憲國家可以夠適應現代社會的同時,也保留傳統文化。相反,在大清覆亡後的新中國知識份子,嘗試建立一個完全與歷史切割的民族觀念。結果,最諷刺的是,今天的中國可以說比泰國和日本更加保守。儘管名義上今天的中國是共和國,但許多在許多中國人心目中,仍然相信帝王思想,否則也不會有「太子黨」這樣的政治用詞,用來形容體制內有權勢的政治精英家族。
為甚麼有些國家能夠成功轉變成現代的民主君主立憲制?
不論是日本抑或泰國,甚至乎當時的英國,政治精英在十九世紀中葉都清楚見到時代轉變;與其被動地等待歷史的淘汰,他們積極地順應潮流,主動改革政制。雖然早在十八世紀,英國已經是由貴族透過議會主政的君主立憲,但一直到維多利亞時代,王室仍然有一定的政治實權;但由1832開始,經過多次改革,王室將剩餘的權力也轉移到國會,完全過渡轉型成虛位君主制,並演變成現代的議會民主。至於日本,君主立憲運動始於1868年的《五條御誓文》,當中第一條就提出:「廣興會議,萬事決於公論。」然後在往後廿年,也基本上完成了政制改革。
同一時空下,由1848年歐洲革命之春開始,沙俄企圖透過軍事援助歐洲其他帝國,抗逆時代力量。結果帝國逐一走向歷史,沙俄最終要到1905年的革命抗爭後,才提出改革議會,但為時而晚,回天乏力。另一邊廂,大清更要到1908年才頒布《欽定憲法大綱》,根本還未有實踐的機會,就被以袁世凱為首的軍閥在1912年奪權,結束了276年的大清皇朝。
「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當年李鴻章這樣說是沒有錯的。雖然歷史沒有如果,但事後孔明的說,大清和沙俄沒有把握到在十九世紀中葉這狹窄的轉型時機,錯過了的其實也只是二、三十年罷了。但這二、三十年落後,結果是這兩個國家虛有共和之名,卻仍然被封建帝國的幽靈所纏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