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為,過度投資房地產,正是當下中國大陸很多地方財政出現枯竭問題的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房地產泡沫也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嚴峻的經濟危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的地方財政及債務危機問題,一直都傳聞多多,但因為中國的統計制度落後,資訊又不透明,缺乏獨立於政治權勢的民間媒體,形成整個社會沒有足夠的監察機制,官僚的權力也不易受制衡。造成的結果,便是對問題的認知難以具體化。就算知道有問題存在,感受到問題存在,但對於問題有幾嚴重,往往都只是瞎子摸象,各有各說,各有各應對。政府的所謂「調控」,首先已經不一定能夠準確針對問題,還會受到官僚及地方利益的抵制,成效一向都其實有限。
缺乏有效的行政監察,又缺乏健全及獨立於權勢的傳媒第四權,讓官僚可以胡作非為,犯了錯之後也不虞被揭發。出錯的官僚也有很大的空間用各種方法去掩飾,希望扭轉錯誤,或者起碼能拖多久就多久,直至後果嚴重到難以掩飾為止。到問題爆煲之後,通常都會是已經十分嚴重了,波及面也會很大,要處理的方案因而也不會太多,而且處理問題的成本也會變得越來越沉重。
資訊不透明,加上缺乏監察,為官僚提供可乘之機,他們除了可以利用公共資源大搞私幫生意之外,還有很多機會可以過水濕腳,把公共資源變成私人財富,又可以收到各方面的好處及賄賂,形成整個制度的腐化,也是一種制度性了的腐化。
在公共決策上,問題出現了,如果要挽救,也需要有充分的資訊,但既然整個系統都是一個黑箱,都是資訊不完整,那些官員及貪官污吏其實自己也是瞎子摸象中的其中一些瞎子,因為資訊閉塞而造成的出錯,往往就難以避免了。而對處理問題方案上的的想像力貧乏,也是難以避免。
這個局面在經濟增長比較快,整個經濟體系在持續膨脹的時候,無疑是比較容易得以掩飾的,因為在經濟膨脹及急速的發展過程中,新增的空間會比較多,而政府及官僚層掌握了主動權,也會比其他人先知道多一些內情,例如經濟訊息或者政策訊息,因此經常可以搶到先機,就算有問題也不致即時敗露。但當經濟發展放緩,甚至出現當下中國的經濟規模收縮,問題就變得越來越難以掩飾了。
各方面的資訊都清楚說明,有幾方面的情況,已經令當前地方財政面對的問題變得嚴峻。首先是官僚為了追求業績,及在所謂搞建設促生產的過程中盡量撈油水,會比較傾向作出一些風險比較高的決定及投機行為。反正錢不是他們的,只要搞出成績來,又可以攞彩,又可以抽水。自由經濟學的基本前提是「利潤越大,風險就會越高」。這作為投資及決策的戒條,對這種官僚資本體系下的官僚決策,通常都難以提供足夠的制約性。錢不是他們自己的,投資虧損了自己不用入肉,他們也有很多方法迴避行政上的制裁;但投資有成績,就會有大量油水。這個道理,解釋了為何過去很多年,中國的鄉鎮政府、甚至農村管理委員會,像冲昏了頭地把大量地方公共財政資源投放於房地產之中。而過度投資房地產,正是當下中國大陸很多地方財政出現枯竭問題的其中一個最主要原因。房地產泡沫也是中國大陸目前最嚴峻的經濟危機。
過去十多年,中國大陸社會變得功利,人人急於發財,在投資工具不多的情況下,加上經濟膨脹,年年高增長,通脹水平也不低,房地產價格就水漲船高。投資房地產變成了差不多穩賺的項目。2021年底的時候,中國大陸全國有接近十萬家地產發展商。單看這個數字,已經可以估計到問題必然會出現,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問題肯定會是災難性的。
中國大陸今天面對的房地產經濟泡沫問題,比過去半世紀任何一個地方所經歷過的都嚴重,問題是這個泡沫還未爆破。中央高層不是不知道問題嚴峻,也知道一旦爆破,對整體經濟、社會及政治造成的衝擊都會很大,所以經常說希望樓市可以軟着陸,不要硬着陸。北京當局是希望透過調控措施及較穩定的經濟增長,令這個泡沫慢慢變成不那麼泡沫。問題是泡沫已經形成,現在於經濟逆轉的情況下,泡沫反為變得越來越泡沫,爆破的風險也正在增加。
中共堅持一黨專政,令這種制度性的缺陷無從避免。以開放改革名義搞出來的官僚資本主義,一時之間可以利用公權力加快公共資源的動員,推動了一段長時間的經濟高增長。但這種高增長,也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貪污腐敗、決策不理性、及資源分配扭曲問題。這些問題不但沒有隨着所謂深化改革而得以扭轉,還已經深入整個體制的骨髓裏。拒絕體制性改革,這些問題便會難以扭轉,爆破也只是早晚的事。
下次再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