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肝毒無法及時排出,會阻塞了氣的運行,造成負面情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猶記得求學時常聽慣性熬夜的同學嚷著要「爆肝」了,聽久了雖知道是玩笑話,但也明白長時間熬夜的確會導致肝臟失火,相關症狀包括:晨起出現噁心、想吐,白天期間昏沉且提不起勁,此外,還可能經常為一些綠豆大的小事而大動肝火。那麼,在造成難以挽回的大問題之前,我們必須瞭解肝毒引起身體的警訊到底有哪些,以及如何養護肝臟。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肝臟對身體的作用大,其涉及消化、神經、造血等系統,連眼睛、肌腱筋膜疾病都跟「肝」有關,因此肝臟的主要功能,不僅僅是分泌膽汁、解毒、造血與凝血而已,還包括:調節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以及儲藏動物澱粉等等,這也是為甚麼總有長輩提醒說不可熬夜,要懂得養護肝臟,以免肝功能出現問題。
「肝有毒」時 身體會出現一些警訊
那麼,「肝有毒」時,身體又會出現哪些警訊呢?想必大家最常聽見的就是看眼睛會出現徵兆。沒錯!五臟功能欠佳或發生異常時,的確會反映在對應的五官上,而眼睛恰恰是觀察肝功能的重要指標,這即是中醫所謂的:「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
當肝精陰血不足時,恐出現:雙眼乾澀、雙眼昏花而難以看清楚、眼眶出現疼痛等症狀;當肝經發炎時,眼睛恐出現發炎或充血等症狀;當肝氣鬱結,恐出現雙眼昏花、雙眼看東西卻模糊不清。此外,身體其他地方亦可能出現相關徵兆,例如:
1、指甲:這是因為「肝主筋」,而指甲屬於「筋」的一部分。因此當毒素在肝臟積存時,指甲的表面恐出現凸起稜線或是凹陷等現象。
2、乳腺:因為乳腺屬於肝經循行路線上的要塞,因此肝經一旦存在毒素,乳腺便會增生,特別是即將在經血排出時期(生理期),更會因為氣血充盛而導致脹痛症狀明顯。
3、情緒易抑鬱:由於肝臟是調控情緒的器官,如果肝毒無法及時排出,會阻塞了氣的運行,造成負面情緒。
4、偏頭痛、臉部兩側長痘痘:因為臉部兩側與小腹,對應肝經及膽經,如若肝毒排得不夠順暢,即會出現症狀。
另外,中國的傳統中醫是遵循「木、火、土、金、水」五行思維,彼此存在相生相剋之關係,而五行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則跟自然四季陰陽相互通應,而春季在五行裡是隸屬木,肝屬木,也就是指:肝主春,跟春氣是互相通應的。因此春季期間,人們必須要重視養肝、護肝。春天將肝臟養好、腸輕鬆,則能安康一整年。
要想避免肝臟累積毒素 首重睡眠充足
中醫師陳潮宗也提醒民眾,要想避免肝臟累積毒素,首重睡眠充足。在飲食上也得營養均衡,多吃新鮮食物,同時要適當運動,維持規律生活作息。
眾所周知,子、丑時(半夜11點至凌晨3點)正是養肝血、生膽氣的絕佳時機,在這一段時間內,我們應當要躺下來好好休息,以利血液回流至肝臟來儲存能量。特別是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活躍期,這個時段理應上床就寢,對養肝有益,這也才符合中醫提及的:晚上讓肝臟休息養血,以進一步造血。
飲食養肝 青色對應的味覺是「酸」味
那麼,在飲食上,我們又能吃哪些食物來養肝呢?
中醫認為,「酸入肝」,即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所載的:「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對此,中醫師陳潮宗表示,肝對應五行「木」,在顏色上對應「青色」,而青色入肝經,「酸入肝」,因此青色對應的味覺正是「酸」味。如果要排出肝的毒素,民眾可以選擇多吃些青色食物與酸味食物。已有研究發現,在肝臟酸鹼值較低時,細胞比較不容易遭受破壞。依據中醫分類,部分偏酸性的食物,例如:木瓜、葡萄、奇異果、烏梅等,能夠降低肝臟酸鹼值。
值得一提的是,枸杞具備很強的肝臟排毒作用,能夠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至於青梅、山楂、柳丁則具備收斂、固澀效用,能夠補肝陰、克制肝火。
民眾較不清楚的是,「高蛋白低熱量」的食物與蒲公英,同樣是肝臟的最愛。像擁有豐富的蛋白質的雞蛋、雞肉、豆腐、牛奶、魚、芝麻、松子等等,就如同肝臟的「維修工」,能夠起到修復肝細胞、促進肝細胞再生的作用。
在中醫理論中,蒲公英是歸肝經和胃經,故被視為很好的養肝食材。日本藥劑師、中醫師中垣亞希子曾撰文表示,蒲公英有益肝臟解毒,能夠用在治療肝臟問題所引發的眼睛充血、腫脹、急性結膜炎等病症。不過,由於蒲公英能夠清熱解毒、冷卻身體,因此怕冷之人、特別是受寒會引發腹痛或腹瀉的人,不宜單獨使用蒲公英,在使用前,理應先諮詢中醫師。
最後,提醒民眾:雖然酸味能夠補肝,但酸多傷脾,也就是說不宜吃過多的酸味食物,以免引起肝氣偏勝,克犯脾胃,甚至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等問題。至於消化功能不好、飯後胃脹、大便溏稀,以及言語低微等脾虛症狀的人,則應少吃一些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