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需求放緩、全球經濟衰退威脅升高,給中國貿易造成了巨大壓力。(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1月14日讯】(看中國記者程帆編譯綜合報導)由於全球市場需求大幅度降溫,中國12月出口量也相應出現萎縮,進口額再度暴跌,加重了今年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中國海關總署1月13日(週五)發布的數據顯示,12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9%,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11.1%降幅,但比前一個8.7%的降幅有所增加。全年出口增長7%,達到3.6萬億美元。
進口總值也萎縮了7.5%,稍強於預期中值降幅的10%,導致上月貿易順差擴大至780億美元。萬得(Wind)分析指出,2022年中國實現貿易順差8,7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中國商務部12日表示,海外需求放緩,以及全球經濟衰退威脅提高,均對中國的貿易穩定構成了巨大壓力。
據路透社的報導,在美聯儲的帶動下,各國央行也積極加息,令海外消費者收緊「荷包」、減低開支,導致中國出口額迅速惡化。有專家稱,預計今年中國的出口將保持低迷。
牛津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學家陳進來(Lloyd Chan)認為,「全球消費者正從商品轉向服務,(中國)出口前景仍然疲軟。」「美國對半導體相關設備的出口管制,也對其構成了重要阻擋。」
從中國官方提供的數據上看,上月新出口訂單已連續20個月出現萎縮。同時,也從11月46.7,再降至44.2,離景氣轉機點50大關愈來愈遠。
事實上,中國國家統計局和財新網在10月進行工廠調研中,就發現出口訂單數據呈現持續減少勢頭,並稱中國出口將長期處於低迷。
義烏市美眉玩具廠32歲的經理金陳美(Jin Chengmei)對彭博社表示,「2022年是痛苦的一年!」該公司向中東出口玩偶和玩具汽車,但去年的出口收入比2021年下降了20%。她認為,今年的業務「可能還會很難」。
大型製造業者的就業狀況也不樂觀,由於產能利用率不高,以及疫情期間半數以上員工因染疫在家,很難找齊人力。
上海保銀投資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直言,「全球需求減弱和新冠疫情」雙雙導致12月出口下降,「出口增長疲軟凸顯出,提振內需將是2023年經濟增長主要動力。」
歷經三年的疫情「封控」,中國當局終於取消了干擾供應鏈、港口物流和製造業的防疫限制。北京現已承諾加大對經濟的支持力度。
不過,房地產想要反彈,大概可以促進鐵礦石、銅等工業材料的進口,但照當下的情況來看,仍需要較長的一段時日。
陳進來預計,對房地產開發商和家庭的更多政策支持,有助於支撐國內需求,然而「鑑於疲軟的國內情緒,正在激增的疫情,任何短期的提升都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