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示意圖。圖為明代官員李景隆。(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漢書・列傳第二十八》中,記載了一名體恤人民的西漢好官員,他名字叫兒寬。兒寬為官期間到底實施了哪一些措施,為何會「輕易」地擄獲了人民,甚至是下屬的心呢?是否愛民如子的官員,也都能夠獲得百姓相等的回報--「愛官如子」呢?好奇的話,就繼續看下去吧!
兒寬為官受人讚嘆
兒寬是千乘地區的人,曾向歐陽生學習《尚書》,後又被郡國選為博士,成為孔子第十二世孫--孔安國的弟子。因為貧窮,兒寬交不起學費,就為同學們服務,作為報償。他時常下田勞動,帶著書籍耕作,利用歇工時間,讀誦。他好學的精神就是如此。
兒寬當上官員之後,管理百姓,鼓勵發展農業,減輕刑罰。處理案件時,體諒下情,以得民心為上。他不求名聲,選拔任用心地仁厚的人為官,將治理的功勞推讓給他們,這下更使得下級官吏和百姓,紛紛信服、愛戴他。
兒寬還建議皇帝,開鑿六輔渠,制定用水的法令,以便灌溉更多的土地。他收租稅時,按農民收成的好壞,有時多,有時少,並允許暫時欠貸。因此,有時租稅沒能及時收繳齊全,任務完不成。
後來,國家有戰事,身為左內史的兒寬,因收稅不利,要被上級罷免。百姓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後,都十分害怕失去兒寬這一位好官,於是,大家庭紛紛用牛車運糧交稅,小家庭則使用扁擔挑糧交稅,百姓們都絡繹不絕地向官府運糧,讓兒寬管轄範圍內的稅收,頓時成為全國第一。皇帝知道後,更認為兒寬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官員了。
兒寬心地仁慈,待人寬和,有廉潔的操守和聰敏的智慧,尤擅於起草奏章。當時的御史張湯,見他德才兼備,就讓他做掾吏,並向天子舉薦。天子召見兒寬,以《尚書》中的句義相問,他對答如流。天子有感於其才學、人品的優異,即擢升其為中大夫,不久,又再提拔為左內史。從此,兒寬便在政途上一路順風。
後人評述
其實,愛民如子的官員,確實會受到人民愛戴。不過,兒寬管理民眾的方式更值得推崇。
因為兒寬不只自己愛民,還懂得任用愛民的君子治民。他做事認真公道,不求虛名,有了政績也不居功自傲,反而把功績讓與下屬。如此種種,使他不僅贏得了民心,也贏得了「官心」。
因此,當漢武帝因其收稅不利,要降罪懲處時,百姓們念其恩義,才會主動輸糧納稅。兒寬的博愛,緩和了國家的財政困難,安撫了百姓,贏得了皇帝的尊重,也最終化解了自身的危機。
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兒寬的經歷,正是這句話的註腳和佐證。
做一位真正的仁者,不僅要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還要有與之配合的智慧,否則好心也可能會做了壞事。佛經說「悲智雙運」,就是這個道理。
在對匈奴戰爭期間,漢朝軍費開支龐大,需要稅收及時補充。在如此情況下,兒寬仍堅持「輕稅緩刑」的政策,並沒有因此而依國法急征快斂。我們從這一件事情即能體察其「為仁」的智慧。
儒家行事,講求「有經有權」。「經」是常規,「權」指變通。常規不能隨意變動,但在特殊情況下,要加以調整,才能更好地實現制定規矩時所要達到的目的。徵稅也好,抵禦外侮也罷,都是為了保國安民而採取的常規措施。可是連年興軍,民生疲敝,若不休養生息,仍墨守成規,一味地暴斂,以應軍需,那不但達不到保國安民的目的,反而會激起民怨,引發社會動盪。
權衡利弊,兒寬拋開自己的前途不顧,毅然「知法犯法」。最終,仁者的善良與智慧,使國家、黎民、自身,都得到了一個美滿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