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2年6月8日訊】6月6日,全中國人民都看到深圳寶能公館業主張書記「夫人」大發神威的場面了。
大概經過是,鄰居佔了「夫人」的車位一個月都不讓,夫人多次溝通無果,這天終於大發雷霆。揚言再不讓開車位,就要開賓利過來堵車:我家50臺賓利,一個月不用,開過來堵。
說用賓利就用賓利,用埃爾法都不行。最先到的埃爾法司機還沒下車,就被夫人趕回去了,開它來幹嘛呀,開賓利來。一口一個開賓利,搞得圍觀群眾忍不住嗆聲:開飛機來啊。
這位夫人不僅口不擇言,還衝到人群中,一巴掌打在佔車位鄰居身上。過了五秒,鄰居怪叫一聲倒在地上,夫人立刻跟著倒地,一隻手還不忘緊緊薅住對方的脖領。
四仰八叉中,令人有點失望。原來有錢人也這麼接地氣,要親自上陣吵架呀。有人則恍然大悟,跟筆者說有個驚人的發現:我大概是臉皮薄才沒有發財的……
今天,多方都對這場車位糾紛做了回應。振業說,視頻中的國企書記確實是高管張曉中,不過張總目前是離異單身狀態,號稱「國企書記夫人」的賓利女車主不是家屬:是張曉中可能在交往的對象。
書記的快樂,筆者真是想像不到。胡錫進同志說,即使她家沒那麼富,張書記也難免栽個大跟頭了。
當然,賓利女車主真有該車位使用權。她所在的寶能公館,是福田區當之無愧的豪宅小區。住宅大概18萬一平,公寓12萬左右。這麼壕的小區,唯一的缺點,就是對有錢人車位的需求,設想不足。
寶能公館住宅部分,是先到先得的公共停車位。等到賣公寓時,寶能為去化給出了送車位使用權的優惠,但送的是住宅區的車位。
說實話,大家的確很反感「夫人」那麼肆無忌憚的有錢,但也認為搶「夫人」家車位的人不佔理。至於「夫人」怎麼買到車位的,那就是開發商違規銷售的問題了。這可能涉及到一個大家不太瞭解的知識點:深圳小區配建車位歸全體業主共有。
1993年,深圳開始第二輪城市總體規劃工作,成立不到三年的深規院接下了任務,負責人是從北京調來的一位29歲年輕人。因為特區剛剛成立時,全市僅有4000輛機動車,因此對停車場規劃建設缺乏認識。1996年以前的標準是:10戶一個車位。比如,當年羅湖區有個小區沒有規劃停車場,2000多戶居民的400多輛車天天趴在大馬路上。後來,即便不斷提高車位配比,仍然跟不上大家買車的速度。到新世紀初,深圳車位比調整為兩戶一車位,但實際全市已經有了50萬輛車,卻只建設了15萬個停車位,而且機動車增速遠高於車位增速。
特區媒體曾發出質問:十年後,我們把車往哪停?
深圳市政府也想了一些辦法,比如1995年從香港引入了停車計時收費的咪表,停車費由政府和管理企業三七分成,很快在深圳大街小巷建成了4000多個咪表車位。但市民們認為政府出資修建的道路,所有權應該歸納稅人。
近百位人大代表和幾十位政協委員都提案關注「咪表」問題。甚至有律師在政府聽證會上直言:把這無本萬利的差事交給政府部門不妥。
2007年,深圳停止咪表收費。同年,《物權法》頒布後,全國各城市相繼出臺地方規定,明確開發商享有開發項目附設停車位所有權,可依法進入市場進行交易。但深圳的情況依然是停車位沒有房產證,大家「公益性」使用。
那年,深圳市國土部門發布《深圳市區分所有建築物停車位出讓轉讓辦法(代擬稿)》徵求意見稿,提出在一定條件下,小區停車位可以買賣。在一片反對聲中,草案胎死腹中。
2014年,深圳市又後退一步,公布了《深圳市房地產開發項目停車位建設及處分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設置配建和增設車位兩類,配建車位歸業主所有禁止買賣,增設車位歸開發商,可有條件租售。
這份意見稿,至今也仍是意見稿。
像這類沒有正式生效的文件,深圳還有很多,比如2019年公布的車位管理和分配辦法徵求意見稿,又表示車位可以租賃、受贈、購買。可30年時間,情況似乎從沒改變過。
到2020年底,深圳機動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50萬量,但車位只有240多萬個,缺口超過一百萬。產權不明晰背後,一方面是開發商故意低配、少配停車位,另一方面是停車位更加緊缺,不少開發商還會通過各種形式包裝銷售地下停車位。比如,寶能公館項目,筆者看到環評報告中,項目應提供2127個停車位,但實際只對業主開放了1191個。夫人也能通過買公寓,獲贈停車位幾十年的使用權。
深圳的朋友說,車位歸所有人就等於沒有人管:現在深圳很多小區都在為車位吵架。
18萬一平的寶能公館已經算深圳塔尖上那一批豪宅了。前段時間,阿里法拍掛上了京城豪宅萬柳書院一批停車位,最貴的一個起拍價353萬。萬柳書院的實際市場價,其實和寶能公館差不多。
不對勁啊,怎麼忽然覺得深圳人民吵架的樣子還挺凡爾賽的?……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