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半個月死亡454例,在院治療的危重患者534例,但外界質疑死亡數據,官方宣布6個區達到社會面清零也遭指責。(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上海本輪COVID-19疫情本土陽性感染者已超過58萬,截至5月1日24時,死亡454例,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危重患者達534例。5月1日,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7333例,死亡32人,但是,外界質疑上海死亡數據有「水分」。另外。上海官方宣布6個區已達到社會面清零,引髮網友曝光真相。
上海市衛健委官網數據,5月1日,上海新增本土COVID-19病毒確診病例727例和本土無症狀感染者6606例。自2022年2月26日0時至5月1日24時,在院治療17122例(其中重型441例,危重型93例),死亡454例。
5月1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32例。平均年齡84.1歲,最小年齡53歲,最大年齡98歲。32位患者合併有嚴重的多臟器疾病及腫瘤,包括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冠脈綜合征、高血壓3級(極高危)、腦梗死及後遺症、阿爾茲海默症、糖尿病、慢性腎功能衰竭、淋巴瘤、肝硬化、胃癌晚期等。患者入院後,原發疾病進展迅速,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
上海自4月17日公布死亡病例以來,半個月時間已死亡454人,平均每天死亡30人。不過,儘管官方公布死亡數據,但外界質疑數據的真實性。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導,上海死亡數據被官員標榜為嚴格封控和大規模集中隔離的有效證明。「但這些數字可能並沒有全面反映這輪疫情造成的死亡」。中國對COVID-19病毒疾病相關死亡的界定比很多其他國家的標準更狹窄,「將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慢性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判定為其所患的慢性病。」
報導稱,「中國不公布超額死亡的信息,超額死亡指的是因新冠病毒和其他原因導致的死亡人數超出特定時期裡的預期死亡人數。」上海本輪疫情也再次引發了人們質疑中國新冠真實死亡人數,據官方數字,中國兩年疫情大流行期間死於新冠病毒的還不到5000人。
最新消息,上海目前還有近68萬密接者,「三區」達9萬多個,涉及人口2341萬多人。
微博上海播報消息,5月2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1場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截至5月2日9時,上海市這次疫情累計排查到在滬密接者676333人,均已管控。對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實施「核酸+抗原」組合篩查。5月1日全市劃分封控區共1萬4292個,涉及人口276萬人;管控區2萬2255個,涉及人口551萬人;防範區5萬5384個,涉及人口1514多萬人。
通報稱,近期上海市在很多場所的出入口張貼「場所碼」,布設「數字哨兵」設備。「場所碼」是為重點場所生成的一個專有二維碼。「數字哨兵」是一種具快速核驗健康碼、身份證、核酸檢測信息等功能的硬體設備。每個重點場所,「場所碼」「數字哨兵」有一種就可以。「場所碼」可直接下載列印張貼,成本較低;「數字哨兵」適合人流密集、通行效率要求高的重點場所。
不過,上海官方明確共6個轄區符合了社會面清零標準。
新華網消息,5月1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目前,上海市符合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的有6個區,包括奉賢、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這6個區實施「有限人員、有限區域、有限活動」。還未達到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的區域是黃浦、靜安、徐匯、長寧、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和嘉定等9個區,繼續實施「全域嚴格管理、全員檢測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民清潔消殺,全程查漏補缺」等防控措施,盡早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
社會面清零。上海人有些猶豫。 pic.twitter.com/Tf6QuT9nfS
— 岳戈 (@GoSFGeYue) April 30, 2022
對此,有網友說,「上海連著兩天社會面清零,別的城市一般都個位數掙紮好幾天的,上海這牛逼的直接幾百例幹到底,一點水花都沒」、「好消息:社會面清零壞消息:我們都不是社會面」、「社會炒麵清零了。誰敢吵抓誰。社會湯麵沒清零。全社會都在水深火熱中。」、「上海政府宣布社會面清零了,有什麼依據嗎?我相信沒有。無非是一場自說自話的鬧劇!」
網友「宛若新生」曝光真相,說,「今天上海市新聞居然大言不慚的說普陀區社會面清零了。那麼請問:上海普陀桃浦鎮社會福利院裡那些陽性的老人算什麼?不是人嗎?」
網友「野生動物」曝光說,「昨天和朋友碰了下,現在上海基本處於能不報就不報,拒絕做核酸,按在萌芽裡自癒,然後就順利達到社會面清零大和諧。」
網友「自由微博」也曝光說,「今天才知道小區,不想轉運就可以在家,劇烈的失望+絕望,這就是上海的轉運,社會面清零,防疫,抑鬱+憤怒無處宣泄」。
今天才知道小區🐑不想轉運就可以在家,劇烈的失望+絕望,這就是上海的轉運,社會面清零,防疫,抑鬱+憤怒無處宣泄#上海疫情##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發布 https://t.co/nKQyVJyWrm pic.twitter.com/xs04QFbOH3
— 自由微博 (@FreeWeibo) May 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