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表示將帶領ARM赴美上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2月13日訊】2月8日,美國晶元巨頭英偉達(Nvidia)和日本軟銀髮表聲明,決定終止雙方對ARM(安謀)的交易。軟銀表示將帶領ARM赴美上市,卻未提及倫敦交易所,這個遠走高飛的計畫將讓ARM離英國越來越遠。
這家誕生於英國劍橋、主要股權曾歸屬英國的公司叫ARM,在全球晶元架構設計產業中佔據重要地位。被譽為晶元業「皇冠上明珠」的ARM,2016年在英國諸多知名基金和英國高院的同意下,將全數股權易主給日本軟銀。
英國是如何失去對晶元明珠的控制的?
2016年6月23日,英國退出歐盟公投結果公布,51.9%的市民選擇支持英國退出歐盟,引發全球轟動。
隨後,2016年7月18日,擁有劍橋血統、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的晶元架構設計公司ARM接受了日本軟銀集團的全股要約。
當時,整個英國都對這筆交易感到高興。然而,當時的英國政府並沒有料到後來的故事。兩年後,全球晶元大戰打響,英國政府意識到自己「失去」了晶元明珠,但為時已晚。
軟銀的收購要約就像在袋子裡找東西一樣簡單。從2016年7月18日發出要約開始,軟銀最終只用了50天就完成了交易。
在英國公投脫歐的前一年,英鎊對日元貶值近30%,這也意味著英國的資產價值相對縮水。2016年6月23日英國英國退出歐盟公投後,這種價值縮水了。
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RM已經失去了上升勢頭。在2016年6月之前的12個月裡,ARM的股價低至每股8.25英鎊,高至每股11.4英鎊。
在這個「危機時期」,軟銀突然扮演起了「白衣騎士」的角色。軟銀原本只持有ARM 1.45%的股權,並主動提出收購剩餘98.55%的股權。令ARM高興的是,軟銀願意支付每股17英鎊,比ARM在要約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高出53.35%。
人們認為軟銀的出價是「天價」,也有人形容軟銀此舉是「賭博」。為什麼這麼說?軟銀的出價意味著其認為ARM的總價值可以達到235.8億英鎊,約為ARM前一年總收入的23.82倍,EBITDA的52.36倍。換句話說,如果ARM繼續如此不溫不火地發展,軟銀至少需要5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而且,軟銀還提出全現金收購。
時任ARM董事會主席的斯圖爾特錢伯斯(Stuart Chambers)形容軟銀的提議「不可抗拒」,他還表示,軟銀「鎖定了未來將用現金實現的價值」。然而,如果錢伯斯對ARM的未來如此自信,他會欣然同意這筆交易嗎?
不僅是錢伯斯,這筆交易的喜悅也在英國政府、ARM股東等方面蔓延開來。明星團隊的參與也讓這筆交易有了莫名的可信度,很多投行和知名基金都參與其中。
與其它跨境交易相比,軟銀收購ARM可謂「飛奔」。2016年7月18日收到購股要約後,ARM股東於8月30日投了贊成票,隨後英國高等法院於9月1日給出了肯定的認可意見。2016年9月6日,軟銀正式完成對ARM的收購,耗時50天。
現在,雖然美國公司無法接手ARM,但日本軟銀的孫正義繼續追求「美國夢」。2月8日,他宣布將與ARM再次上市,目的地是納斯達克。
消息一出,英國一片嘩然,英國政府和倫敦證券交易所陷入尷尬境地。面對公眾的質疑,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發言人2月9日回應稱,他注意到軟銀希望將ARM帶到美國市場的消息。不過,英國政府不能多做評論,而只是堅持認為對於高科技公司來說,倫敦仍然是「一個很棒的地方(a great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