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口糧能補充體力,攸關是否能戰勝。圖為乾隆時期的清軍在阿爾楚爾河追殲大小和卓軍。(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日甲午戰爭時,中國軍隊在總體裝備上不輸日軍,部分艦艇的裝甲厚度遠在日軍之上,陸軍還購買了新式重型機關槍,能對敵軍造成重大殺傷,仍然逃脫不了戰敗的恥辱。
往深的層面說,政治制度的腐朽可以解釋一部分敗因。不過即使光從裝備層面而言,清軍除了武器,其餘依然處於嚴重落後的狀態,後勤保障就是其一。
日軍的口糧
十九世紀日軍的軍用口糧在初創期是非常簡陋寒酸的,單兵口糧基本上是一個飯糰,加上日式醃菜和少許鹽巴,再用竹葉包成一個所謂的便當。這和數百年前的豐成秀吉時代沒什麼不同,唯一區別是採用便當這種容易攜帶的形式。到了七○年代,日本開始對台灣用兵,暴露出許多食物供應的問題,愈發覺察到改進軍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鎖定西方奮起直追。
不久後,日軍的口糧裡出現現代化的英式餅乾、魚乾和牛肉罐頭。罐頭可以保存大量有機食物,如肉類、蔬菜等,能在相當程度上提供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營養素,且原有鮮味大體上可以保存,讓士兵在獲得營養的同時,也能滿足口感。
史書記載,除了牛肉罐頭,日本罐頭業製造者伊谷以二郎在1892年開發出用鯨魚(小鰮鯨)瘦肉製作的罐頭。甲午戰爭爆發之際,他向陸軍捐獻了兩千八百罐鯨肉罐頭,稱之為「勇者大和煮」,所謂「大和煮」即用砂糖、醬油和薑燉製肉類的罐頭。有資料顯示,甲午戰爭時,日軍士兵隨身攜帶的一天份野戰口糧,基本上是「牛肉大和煮」罐頭一罐(二百五十克左右),加上乾米飯(四合八勺,約六百五十克)或者餅乾(大餅乾六塊約六百六十克,或小餅乾十八塊約六百七十六克)。為了應付戰爭,日本甚至動用外匯從國外進口大量罐頭充數。
清軍的乾糧
相比之下,清軍的後勤供應一直處在比較原始的階段。清代文獻記載,他們行軍所帶的乾糧主要有粳米、粟米、青稞麵、白麵、炒麵(按:麵粉經煎炒後的粉狀固體,吃時需要配水才能下嚥,非指目前餐廳或超市銷售的炒麵條)、大餅等;副食和調味料主要有乳油、酥油、茶葉和鹽;肉食常見的是牛、羊、豬肉乾。最誇張的是,他們有時甚至得牽著活牛、活羊行軍,以便吃到新鮮肉食。那為什麼沒有活豬呢?原來是因為豬容易到處亂竄,很不聽話,而且豬食比較難準備,不像牛羊那樣簡單,有草料即可。
到了中國全面衰落以後的晚清,清軍伙食之寒磣就更讓人不忍心敘述了。即使進入民國,在八年抗戰時,大多數國軍士兵的飲食不過就是些許粥水,再加上一些鹹菜乾,而且這已經很不錯了,因為無法保證天天供應。肉類?恐怕只能在夢裡出現。
也因此,不管是清兵還是國軍,單兵素質都很差,除了平均身高優於日軍,其餘如肌肉力量、營養狀態等,完全處於下風,更不用說訓練水準了。
據說,美軍的午餐肉罐頭,讓蘇軍相當讚賞。另外,美軍能打敗對手,除了靠彈藥充沛的火海戰術,還倚仗了「食」海戰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日軍口糧的發展勝清軍
二十世紀初的日俄戰爭期間,日軍的口糧已經發展得相當不錯。資料顯示,士兵攜帶的一天口糧,基本為乾米飯六百五十克或餅乾六百多克,一個二百五十克的牛肉罐頭或鱒魚罐頭,還有乾蔬菜、醃製的魚肉、魚乾、乾蘿蔔絲、福神漬、乾海帶,以及醬油、味噌、清酒等,水準持續進步著。反觀中國軍隊,惡劣的後勤補給絲毫沒有改進的跡象與機會,差距愈拉愈大,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之際,骨瘦如柴的國軍士兵只能靠著血肉之軀,用巨大的傷亡代價爭取時間。
美軍有「食」海戰術
大洋彼岸的美國則更勝一籌。經過老羅斯福和小羅斯福等多位領導者的革新,早已躋身世界一流強國之列。不過,若說起二戰時的美軍武器,人們印象最深的是原子彈,其餘似乎都算不上「獨步武林」。坦克?德軍和蘇軍的設計理念領先美軍。航空母艦?日軍在初期足以壓制美軍,但是美國確實有一樣東西可以炫耀!
沒錯,就是讓士兵活命的午餐肉罐頭!本來是庶民百姓用以打牙祭的大眾食品--豬肉打碎後混合澱粉,加上鹽類,裝入金屬盒子裡。當然啦,午餐肉的肉類成分不一定很高,但那種粉紅發嫩的模樣倒有幾分與肉類相似,一開始的口感也還可以,只不過吃多了就覺得厭惡無比。
然而,這類食物卻是盟軍士兵的摯愛,比如蘇軍。他們可以鄙視美軍支援的坦克、汽車、飛機和彈藥,但說起美軍的午餐肉罐頭,唯一舉動就是豎起大拇指,因為比粗劣的俄羅斯黑麵包口感不知好了多少倍,營養成分可圈可點,熱量更是充足。接受美援的中國士兵更視午餐肉罐頭為美味佳餚。
美國生產的這類東西簡直多如牛毛,彷彿取之不盡。可以說美軍能打敗對手,除了靠彈藥充沛的火海戰術,還倚仗了「食」海戰術。
(本文節錄自時報出版、譚健鍬著作的《世界史聞不出的藥水味:那些外國名人的生老病死》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