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5月11日訊】看了地圖才知道,成都49中距離我現在住的地方只有2公里。我有時候去新山書屋喝咖啡的時候,就要騎車路過這個校門。
這張圖實在讓人悲傷。這位媽媽的悲傷和憤怒實在可以理解,我想談的是這件事的「輿論」,使用這個詞顯得有點冷血。那就換一個說法:這位媽媽的悲憤,既是兒子的離世讓自己無法接受,又是「悲哀無處訴說」,當一個人陷入她這樣的絕望的時候,到底該向誰求助?
觸動我的,是兩位「朋友」對此事的反應。她們都是本地人,在我朋友圈,但是沒有見過面。一位是我小區的業主,她發私信問我:「那個娃娃是我們小區的嗎?」另一位也在附近不遠,同樣是私信給我表示關心,「發生什麼了?」她以為,出事的孩子,和我認識。
換一個角度看就是這樣的:如果你不認識,也不是身邊人,為什麼你會發朋友圈關注這個事?
那位悲傷的媽媽,平常也是這樣的人。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母親,一直以來都是本本分分的好公民,相信政府相信黨更相信我們的人民,現在我兒子沒了,我卻連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來)像一個啞巴……」「這種新聞我看了很多遍卻沒曾想有一天會發生在我身上。」
據她透露,她向幾家媒體反映,大家都表示無能為力。
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我不知道她找的媒體是哪幾家,有沒有封面新聞和紅星新聞這兩家在本地赫赫有名也都宣傳自己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本地媒體。在紙媒時代,成都是有名的媒體第三城,本地媒體相當發達,但是面對這樣的事件,大家都保持沉默。
如果對此表示奇怪,就是在裝外賓了。我奇怪的其實不是媒體的反應,而是這位媽媽自己——她發了三條微博,分別@了幾家機構,沒有一家是「本地新聞媒體」。
這才是事情的關鍵:讀者理解你的沉默,這才是真正的沉默,讀者已經放棄你了,或者對你不再抱有希望。十幾年前,我剛到成都媒體工作的時候,在報社接熱線,有一位讀者烏龜生病了,都要打電話到報社來問怎麼辦,現在讀者兒子沒了,都不再想向報社求助了。
這位女士的微博@了幾家機構,那些是在她看來能夠帶來希望的。有「成都共青團」(和高中生有關聯性),有「微成都」和「成都服務」這樣的本地微博,還有一個讓人意外,是「中國人民日報」。
讓人吃驚的是,當事學校在發布官方消息的時候,也@了「中國人民日報」,他們似乎都搞錯了,那個影響力巨大的中央媒體,是「人民日報」,而不是「中國人民日報」。我查了一下,新浪微博上並沒有「中國人民日報」這樣的賬號(也沒誰敢這樣碰瓷冒充一個)。
在「人民日報」前面加上「中國」兩字,是意味深長的一幕,代表著普通人對最高級、最終極的媒體的想像,那也是想像中最能給人帶來的希望的——非常可惜,你@錯了。
在「一個普普通通的母親」和「中國人民日報」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空白,那就是本地媒體或者可依靠的共同體的消失。一個市民,應該在自己的城市尋求希望和幫助。誰都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是不幸真的是隨機的,如果降臨到你的身上,你會向誰求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