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人民幣更大範圍應用,比特幣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5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央行之前表態要打擊利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跨境資金鏈,現在有消息稱北京當局正在探尋加密貨幣挖礦業務的情況。分析指出,隨著數字人民幣更大範圍應用,比特幣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據知情人士透露和《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文件顯示,北京當局正在排查涉及加密貨幣挖礦業務的情況,理由是更好地瞭解挖礦業務對能源消耗的影響。
挖礦,是獲取比特幣的獲取方式的昵稱。由於其工作原理與開採礦物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此外,進行挖礦工作的比特幣勘探者也被稱為礦工。一個礦機數組,現在以商用個人電腦挖礦已經沒可能利潤大於成本,必須以特製專用顯卡大量串聯後才能獲利。
目前中國依然是擁有礦機數量最多的國家。為了降低內蒙古自治區煤炭污染,北京當局不久前要求關閉在內蒙古的比特幣礦場。不過,外界普遍認為這些礦場將會轉移到中國其它地區。
據《路透社》報導,一份緊急通知顯示,要求電信運營商等相關方排查是否有涉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挖礦業務。如果有涉及,需匯報加密貨幣挖礦業務的耗電量以及佔總能耗的比例。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對《路透社》表示,不清楚這次排查背後的原因。
加密貨幣流轉不留痕,具有匿名性、複雜性、跨國性特徵,無需金融機構參與即可完成操作,難以追溯資金去向,已成為犯罪團夥為贓款「漂白」的新利器。
利用加密貨幣進行非法集資、洗錢等犯罪行為的案件也不斷增加。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統計,2018年,中國加密貨幣的傳銷類案件多達166起,而2017年為94起,2016年為46起,2015年為10起,2014僅有5起,近幾年的案件年均增長率超過100%。2020年以來,中國各地警方破獲關於加密貨幣犯罪的案件頻繁被媒體披露。
據《鳳凰財經》5月2日報導,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安寧表示,加密貨幣洗錢案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加密貨幣作為幌子,開設虛假的交易平臺等,進行詐騙的案件;另一類是以加密貨幣作為轉移贓物的媒介,涉及洗錢,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等。
以往犯罪團夥較多採用提供資金賬戶進行轉賬或取現,通過購買理財產品,買賣房屋、車輛等方式協助轉移資金。但這類資金轉移方法能追蹤到流水記錄,而利用加密貨幣洗錢的新型犯罪手法則更隱蔽,洗錢團夥一旦將黑錢轉去境外交易所,便給追回資金造成極大難度。
中國官方一直準備對加密貨幣採取遏制措施。4月23日,中國央行召開會議。中國的公安部、海關總署、銀保監會、外匯局的官員,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中國銀聯、網聯清算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中國央行副行長範一飛稱,要針對電商平臺以及利用虛擬貨幣、區塊鏈技術逃避溯源等新手法、新問題,針對性加強風險防範處置,「打擊治理工作面臨形勢依然複雜嚴峻。」
中國央行網站刊登的新聞稿顯示,要積極應用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金融科技手段,針對性加強客戶身份識別、可疑交易監測處置工作。
拉長整個週期來看,比特幣的暴漲、暴跌幾乎是常態。過去的12年間,比特幣的價格如同坐過山車一般牽動無數人的心,瘋狂上漲、泡沫破裂不斷交替。
天鈞政經智庫研究員任重道指出,比特幣沒有信用。舉例來說,像中國古代的徽商、晉商是以信用來經營,那麼比特幣那就是沒有這個信用,這就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比特幣現在的屬性已經不是貨幣了,它是一個適合炒作的東西,人們都有一個賭博的心理,那麼比特幣就是適合用來賭博,可以看到無論它是大漲還是大跌,都有十幾萬人或更多的人爆倉,也就是說多與空的雙方都在賭博。那麼,未來它的大漲和大跌也都在情理之中了。並且,各國央行也要封殺比特幣以推出本國的數字貨幣。中國央行的數字人民幣全面鋪開之時,就是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遭到全面封殺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