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疑似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升級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2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2月24日,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公布的央企信息,令人質疑北京當局推出了「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升級版。
中國國資委表示,今年國資委在重組整合上將從4方面發力,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加大對國防軍工、能源資源糧食供應、骨幹網路(Backbone Network)、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投入。
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在記者會上表示,正在編製中央企業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十四五)規劃來確定中央企業未來成長的指標,發揮央企帶頭作用,加強科技創新及國企改革。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複建設等問題。
國資委主任郝鵬還提到,「十四五」構建新發展格局,最關鍵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對此,集中中央企業的優勢資源,集中中央企業的優勢力量,把中央企業打造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同時,受國資委表態加大對軍工領域投入的消息影響,2月24日中國股市國防軍工類股強力拉升。
今年是北京當局所謂的「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去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關鍵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隻字未提,諱莫如深。
「中國製造2025」計畫是2015年5月8日由中國國務院公布,5月19日正式印發。通過三步實現製造強國的戰略目標:第一步,到2025年邁入製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國製造業整體達到世界製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到2049年時,綜合實力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
從官方文件可以看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規劃和「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高度吻合。因此,北京當局仍在繼續實施「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
海外研究機構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的一個特點:做不出來就買,買不到就偷。其軍民融合、兩用技術是「中國製造 2025」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於北京當局通過政府補助與政策保護等方式來補貼製造業的廠商以各種方式控制產業鏈的技術,美國政府認為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規則。2018年4月,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一些名單上的產品與「中國製造2025」計畫有關。同年5月29日,川普再次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500億美元商品徵收25%的關稅,而其公告則直接指明針對「中國製造2025」相關的技術。
歐盟中國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製造2025」計畫會將國外競爭者擠出中國市場,這項計畫的機制很簡單:國有投資基金和發展銀行將提供大量低息貸款;協助收購國外競爭者;提供大量的研究補貼,目的都是讓受政府扶持的企業佔領國內和國際市場。
華為在海外的擴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業內人士透露,華為用負合同,就是不收或少收客戶的錢,也要把市場先佔領,而這背後就是有中共政府在提供各種便利,支持華為去搶佔市場。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USINDOPACOM)主辦的《亞太防務論壇》雜誌去年3月23日發布文章指出,中共在公開場合低調處理「中國製造 2025」,避免在官方演講、出版物和宣傳中提及該計畫。但是,中共將繼續執行(即便不是加速)這項五年計畫。「中國製造2025」體現了中共以犧牲其它國家的利益為代價,採用綜合性、全政府方法讓中國變成一個全球科技大國。
文章解析中共在這一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包括,知識產權盜竊、國家支持的商業間諜、以強制性技術轉讓換取市場准入、對國家領先企業的補貼、保護主義和進口替代政策、收購和外國人才招聘方案。中國還利用發達經濟體開放的教育制度培養科技產業人才。而其在於實現兩大核心目標:維護中共在國內外的合法性,加強軍隊的軍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