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2月10日訊】(法廣RFI)法國公共債務的激增,會有問題嗎?至少未來幾年不會有。儘管今年借貸了歷史性巨額款項來應對疫情所需,但是還款額度卻在逐年下降。
1996年,法國債務達到了象徵性的,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0%,這是歐盟穩定條約授權的所謂最高數字。當時,還本付息的利息很重,佔GDP的3.4%。
在經過四分之一世紀和疫情之後,法國國債幾乎增加了一倍,達到GDP的115%左右,不過利率的額度減少了一半,降至GDP的1.4%。也就是說現如今,國家需要償還的,還在不斷增加的巨額債務及利息的努力可減半。
更妙的是,儘管2020年貸款額度巨大,可利息還會繼續下降。根據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估計,到2022年,債務還本付息的利率應降至GDP的0.7%。換句話說,這幾乎不會給國家預算帶來壓力。
利率下降
在這一怪相的背後是利率的急劇下降。今天,法國政府享有驚人的特權:它可以用負利率借款。投資者願意借給他錢。2月4日的情況依然如此,法國財政部發行了61億歐元的債券,將在10年內以-0.25%的利率償還。
這種世界顛倒的現實,法國並不是一枝獨秀,在整個歐元區的國家都是如此。德國的十年利率為-0.4%,西班牙的利率為 0.1%,至於義大利,儘管存在嚴重的經濟問題,利率也只有0.5%。
所以,經濟學家之間的共識幾乎已經達成:各國可以沒有高風險地舉債。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斯特恩(Gabriel Sterne)在1月28日的報告中指出:「主權債務從未如此安全」。最重要的是,在這場歷史性的危機中,與其讓經濟崩潰,不如陷入債務困境從而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更為有效:他繼續稱「雖然債務比率似乎是一個問題,但是經濟疲軟的增長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間接行動
那麼,又如何解釋這種似乎反常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現象呢?這是歐洲中央銀行(ECB)的操作。自疫情開始,坐落在法蘭克福的這一機構就在不停地印鈔票。具體而言,就是央行通過購買各國國債,來無償創造貨幣,這是中央銀行的特權。
但是為此,央行需要一個巧妙的藉口。歐盟條約禁止歐洲央行直接購買成員國國債。這是與經濟正統觀念相背的。經濟正統觀念斷言,公共債務的管理就像一個理家的好父親那樣,且必須能夠通過稅收來償還。
為瞭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歐洲央行採取了間接行動。首先,由私人投資者購買政府債務,然後再轉賣給央行,有時僅在債券發行幾天之後。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各國能沒有後顧之憂地借款。因為他們知道歐洲央行無論如何都會接管他們的資產。
這種計策始於2015年發生的歐元區危機期間。隨著疫情的發展,收購國債所佔的比例也是空前的。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計算,自2020年3月以來,歐元區國家發行的所有國債的71%,已經由歐洲央行購買。在美國,這種現象也是類似的。
當心通脹
但是從長遠來看,無論如何債務還是要償還的吧? 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的分析師帕特里克·阿爾圖斯(Patrick Artus)的回答是,不一定。1月15日,他在一份分析中強調,這些債務將「無限期延期」。那就是當債券到期時,各國將向歐洲央行償還資本,同時再發行新的債券,央行則將再次購回這些債券……那裡也就是說保持現狀。阿爾圖斯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關於是否取消這些債務的辯論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目前的情況將是持久的。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當前的策略是正確且安全的。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斯特恩指出:「最大的擔憂是利率的上升。」 如果利率飆升,還本付息的風險將變得不可持續。 這樣,各國經濟將陷入嚴重的困境。
危險可能來自通貨膨脹。目前通脹非常低,為0.9%, 如果貨幣幣值強勁反彈,央行將被迫採取行動進行遏制。 這種情況雖然是假設的狀況,且通縮更是歐元區面臨的危險, 但如果出現仍會挑戰當前的整體平衡。
文章來源:法廣RFI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法廣RFI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