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無霜塞草青,將軍騎馬步空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傳統文化非常豐富,底蘊深厚,許多的預言名作,甚至是歷代「童謠」中充滿了神秘智慧,預警未來,關懷生眾,千百年後的人還是覺得莫測高深。
中國歷朝,一直都有童謠、讖語、民謠或石碑刻字,向人間暗示未來的吉凶禍福的徵兆,而且在歷代史籍中多有記載,甚至記入正史中。例如,《史記‧周本紀》記載,宣王之時童女謠曰「檿弧箕服,實亡周國。」可見「童謠」預言在中國起源甚早。
從周朝往後看,每個朝代都能見揭示朝代興亡更迭,或暗示禍福起落、人事成敗的童謠。這些神秘的童謠,多在社會戰亂、自然災變的前頭傳出世間,尤其是在朝代末世最多。
中國歷代的童謠常是讖語的另一種表現,尤其是有關一個朝代國祚的存亡、一個時代的動盪變遷。中國的童謠,涵涉政治題材的童謠以中國神傳文字特有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巧趣又神秘、時明又時暗的預言,字表看似淺白暢口,其實內含真意深隱,真相總是另有所指。實際上,指涉政治人與事的童謠常常是讖語的另一種表現,一種容易在民間傳播開來的讖語,一種未來的預言。
人說從童謠中可以看歷史。從歷朝末世童謠預言的應驗來看,可說它是上天給人的間徵兆。事過境遷,往事留痕。回首看中國的童謠讖語,您看到什麼天意?
唐末童謠: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
《舊唐書‧黃巢傳》、《新唐書.五行志》都記載了這一首唐僖宗時的童謠:「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實則預言了唐末代社會將來的大動亂。
「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暗指將有什麼事發生呢?古人稱蛤蟆有叛逆性,發怒叛逆時就成「妖蟆」,會吞掉月亮。在古代,蛙類也是宗廟祭祀的供品之一。「金色蛤蟆爭努眼」,金黃色蛤蟆大睜怒眼(努眼,是口語),將要造反逆叛皇室。亂事從哪起?「翻卻曹州天下反」就要從曹州起,大亂天下,且將危及宗室的命祚。蛤蟆色金黃,象徵亂事領頭和「黃」有關。史家們認為金色蛤蟆意指黃巢,從史實結局看的確如此,但是為何「金」色指黃巢?可能和黃巢的一首詩有關聯。
黃巢本來意在功名,可是在長安科舉考試中落榜了。落榜後,黃巢寫了《不第後賦菊》這首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詩中寫了殺氣騰騰的「黃金甲」,道盡染指長安京城的野心。想到落第的黃巢,很難不想到他落第後寫下的「滿城盡帶黃金甲」此句話。「金色蛤蟆」和落第黃巢有了直接的連結。
僖宗在位時唐朝發生了黃巢之亂,這是唐代亂事中,歷時最久,範圍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次,長達十年的時間,唐朝領土中十多州都受到暴亂剽掠。《舊唐書》、《新唐書》和《資治通鑑》等史書記載黃巢軍隊還縱兵四掠「吃人」。野史稱因黃巢之亂造成的死亡總計達830萬人,導致唐末國力大衰,唐僖宗倉皇從長安出走成都。而後,唐朝被藩鎮篡奪政權走入歷史。
黃巢和王仙芝都是走私鹽販子首領。黃巢是曹州冤句人。王仙芝等於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聚盜起於濮陽(今河南境內)造反,攻剽城邑,自稱將軍。黃巢應聲發號起於家鄉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領著走私者、黑幫盜匪作亂,軍團分子多凶狠暴惡。
野史有「黃巢殺人八百萬」之說。黃巢從曹州發號叛亂。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黃巢入江西,攻浙東,開山路700里入福建,克廣州,又回師北上,克潭州,下江陵,直進中原,並於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一月,攻克洛陽。旋於十二月(公元881年1月),攻下潼關,佔領長安,入京城稱帝,禍延半壁江山,切斷唐室江南大運河的經濟命脈,動搖了唐的國本,沉重打擊唐朝的政權。
僖宗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黃巢攻下帝都長安自立為帝,嚴重蘄傷了唐朝的根基。黃巢之亂後,唐朝皇室一蹶不起,最後黃巢的降將朱溫篡奪了唐朝政權。史家們追根溯源說:唐室實亡於黃巢之亂。
綜看唐僖宗直到唐末年的歷史,童謠「金色蛤蟆爭努眼,翻卻曹州天下反。」的的確確應驗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