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對派」如果要在未來的選舉(尤其是2020年立法會選舉)中勝出,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啟示係:
.1.盡快減少支持者繼續流失。
.2.善用「變相公投」。
.3.善用「二元政治」,避免「多元政治」。
.4.求同存異,加強團結,避免分化。
.5.絕不讓「建制派」自動當選,就算勝券極低,也應敢於嘗試。
理據如下:
根據過往經驗,包括回歸前和回歸後,香港所有選舉的結果分析,支持「反對派」的人數,總是較支持「建制派」的多,但又不是多很多,只是維持大約在六四之比,最高峰時期,還可以是七三之比,但已經不是現在!現在已經好景不常!
支持「反對派」的人數正在下降中。雖然「反對派」近年增加了不少年輕的支持者,但年長的支持者,也流失了不少,而且流失的速度快過增長的速度,所以支持「反對派」的人數正在持續下降中,2019年區議會選舉再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
試看看,如果支持「反對派」的人數沒有減少,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投票給「反對派」的,為什麼不是總數的七成?為什麼不是總數的六成?而只是總數的57.44%?六四之比已經不保!
所以,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反對派」能夠憑「只是五成多」的選票,就能夠奪得「八成多」的席位,實屬反常,可以說是奇蹟!
筆者認為,2019年區議會選舉能夠締造奇蹟,除了因為在支持者減少的情況下,「反對派」仍然有過半數港人支持外,最重要的因素是「運氣」!僥倖的是,「反對派」支持者於區議會十八個選區的分布較為平均,幾乎每一區都能有剛剛過半數的支持者,所以幾乎每一區都能夠以不高的票數險勝,試想想,如果不是這樣,有些區有六七成支持者,但有些區卻只有兩三成支持者,又怎能取得「八成多」的席位呢?當然,如果支持者的分布再進一步平均,相信「反對派」絕對有可能和有機會全取所有議席添!但是,現在已經取得「八成多」的席位,不是已經很神奇,值得慶幸,和應該滿足的嗎?
奇蹟的第二個原因,就是絕不讓「建制派」躺著當選、自動當選的決心,政治素人一定要到過去一直自動當選的「白區」參選,絕不讓「建制派」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輕易自動當選;就算勝券極低,也要試一試!
奇蹟的第三個原因,就是策略成功。這次選舉,「反對派」同時善用了「變相公投」和「二元政治」的策略,即是全民公投二擇其一;撐「反修例」的,就投「反對派」候選人,反對「反修例」的,就投「建制派」候選人;撐「社會運動」的,就投「反對派」候選人,反對「社會運動」的,就投「建制派」候選人;撐「爭取民主」的,就投「反對派」候選人,反對「爭取民主」的,就投「建制派」候選人;撐「反警暴」的,就投「反對派」候選人,反對「反警暴」的,就投「建制派」候選人;撐政府的,就投「建制派」候選人,反對政府的,就投「反對派」候選人;壁壘分明!結果,57.44%選民投了「反對派」,投「建制派」的,也有41.33%,所以,就得票率來看,「反對派」不可以說是大勝,只是策略上成功而已!
奇蹟的第四個原因,就是罕有地,所有不同光譜的「反對派」,都能夠放棄「多元政治」,接受「二元政治」;所有不同光譜的「反對派」,不論是選民還是政客,都冰釋前嫌,走在一起,團結一致。這些不同光譜的「反對派」包括:傳統民主派、激進民主派、民主自決派、本土派、和其餘民主派團體(多為民間自發地區關注團體)。今次區議會選舉,可以說是香港「反對派」有史而來首次真誠合作,團結一致,求同存異,毫無分化,互諒互讓,協調得天衣無縫,甚少有「撞區」和「割票」,相信2020年立法會選舉,「反對派」不會再做得到,2023年區議會選舉也未必做得到!
奇蹟的第五個原因,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記得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在明知「必輸不贏」的情況下,「建制派」都有派候選人參選功能界別「教育界」、「法律界」、「會計界」和「醫學界」的選舉;結果,「建制派」當然是全軍覆沒,大敗!同樣,2019年區議會選舉,無數「反對派」政治素人,一樣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到所有「白區」參選,不讓「建制派」再自動當選,證明「反對派」也有堅決地、徹底地、堅持不讓「建制派」自動當選的精神和毅力;這種精神和毅力,不是「建制派」獨有的!結果,跟「建制派」不同,「反對派」不但沒有全軍覆沒,反而大勝「建制派」,僥倖地取得八成多的區議會議席!的確是可喜可賀!
區議會選舉前一段時間,在持續緊張的社會氣氛下,政府已經表示,如果投票日有干擾選舉的事件發生,將按照法例押後選舉,甚至以「取消選舉」來作威脅,聲稱企圖止暴制亂。11月24日,區議會選舉終於在和平中舉行,全日沒有發生暴力衝突事件,香港迎來了數月以來第一個平靜的、沒有火光與催淚煙的週末。
2019年區議會選舉,是香港選舉歷史上參與度最高的一場選舉,創下了多項記錄。共有超過294萬人投下了選票,整體投票率高達71.2%,新增選民39萬人,其中18至35歲的年輕群組佔48%,均為主權移交以來最高。有學者形容,對比2015年區議會選舉47.01%的投票率,今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升勢如海嘯,說明市民在社會運動長時間發酵後,強烈希望運用投票權來表達意見。結果,「反對派」取得452個民選議席中的388席,大勝只取得59席的「建制派」。當時已經持續近半年,並無退潮跡象的「反修例運動」,使2019年區議會選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註:輿論普遍將是次選舉,視為香港社會的一次民意公投、一次市民對當時的示威浪潮及香港政府的政治表態。也有輿論認為,是次選舉是「反修例運動」的一部分,是「反修例運動」於「議會戰線」取得勝利!筆者認為,勝利背後,其實隱藏著不少危機,大家不容忽視!
是次區議會選舉中,「反對派」候選人,贏得接近四百個議席,不但已經取得大大多數,而且較上屆的122席,升逾兩倍。眾所周知,究其原因,奇蹟背後,是因為大部分選民以「變相公投」心態投票,所以很多支持「反修例運動」、沒有地區工作經驗的素人,都可以當選。其次是因為,「建制派」過往大多自動當選,如今突然要選舉,選民取態,投票率等數據,無從得知,令「建制派」措手不及,束手無策!加上投票率達71.2%,遠高於過去約40%,促成奇蹟的出現!
總括來說,如果要運用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經驗,來部署2020立法會選舉,就必須要知道,「團結」和「運氣」都同等重要,切勿過於樂觀,必須嚴陣以待。況且,「加強政治審查」和《港版國安法》皆勢在必行,「反對派」實無空間再內鬥,希望不同光譜的「反對派」,今次2020年立法會選舉,都能夠繼續繼承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團結精神,不論是選民還是政客,都能夠繼續放棄「多元政治」,繼續接受「二元政治」;都能夠繼續冰釋前嫌,走在一起,真誠合作,團結一致,求同存異,絕不分化,互諒互讓,全力協調,不「撞區」,不「割票」,攜手再創造多一次奇蹟,可以嗎?
自由撰稿人、香港市民兼選民:侯鎮安
2020.6.25
(本文為公開信,並無版權,歡迎自由轉載和廣傳,謝謝。)
註:割票即是[金界]票(英語:Vote splitting),是當一選區已有一位政治理念或政治立場相近的「同路人」、而且勝算高的候選人;但是,另一位「割票者」,硬要到該選區參選,分薄票源。結果有兩個:「割走」的票數少,「同路人」依然當選;「割走」的票數多,「同路人」敗選,令「政治敵人」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