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雲懇求菩薩賜予智慧,好誦讀佛經。(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唐朝時期,有一位僧人叫牛雲,天生愚笨,出家二十四年,還都不能誦讀經書,為此苦惱不已。他在一年冬天,發出至誠的心願,並經歷了一個特別的「手術」,從此愚僧開智,在開元年間留下傳奇。
僧人牛雲俗姓趙,雁門人。他生性憨笨,別家的孩子都很天真可愛、機靈活潑。牛雲在他們中間,顯得格外愚鈍。到了上學的年紀,父母將他送到學堂,他也無心讀書識字。奇怪的是,惟獨見到僧尼,小小的牛雲會主動拱手跪拜,向他們行禮。
牛雲十二歲那年,父母見他學業沒有長進,就送他到華嚴寺善住閣院出家,拜淨覺為師。每次師父都只是叫他挑水、撿柴火。眾僧都譏笑他,認為他愚鈍不堪。一直到接受足戒(遵守完整的戒律)年滿後,他還是不能誦讀任何經書。
時光飛逝,牛雲在寺院已經度過了二十四個年頭。在三十六歲那年冬天,他心裏發出至誠的心願:我聽人們說,文殊菩薩常會在山頂現身,今天我要赤腳前去朝見。如果我有幸能夠見到菩薩,我只懇求菩薩賜我智慧,誦讀佛經。
當時正值隆冬,冰天雪地,嚴寒時節,牛雲心中沒有恐懼,沒有退意,來到東臺山頂。忽然看見一個老人,傍著火堆坐著。牛雲問他:「天氣這麼寒冷,您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呢?」
老人說:「我從山下來啊!」牛雲好奇地問:「那您是從哪條山路上來的?為什麼地上都沒有腳印呢?」老人回答說:「我是從雪的前面來的。」老人反問牛云:「小師傅是有什麼心願嗎?為什麼冒著大雪,赤腳走到山頂呢?這豈非太辛苦了嗎?」
牛雲苦惱地說道:「雖然我是僧人,然而自幼愚鈍,至今都不能誦讀經書。所以想拜見文殊菩薩,祈求賜予智慧。」
老人聽到他的心願,說了一句:「奇哉!」接著問他:「如果在這裡見不到文殊菩薩,你該怎麼辦?」牛雲說:「那我就登上北臺山頂尋找。」老人說:「我也打算去那兒。」牛雲請求跟他一起去,老人請他在前面先走。
牛雲在東臺山頂沒有見到菩薩,於是向北臺走去。老人則是向西走去。等到傍晚,牛雲才登上北臺山頂。抬頭一看,咦?還是那位老人,還傍著火堆坐著呢!
牛雲很吃驚,問老人:「此前在東臺,告別時,您讓我先走。為什麼您已經先到了?」老人託辭說牛雲不認識山路,所以來晚了。雖然老人這樣說,但是牛雲心裏想:這位老人很可能就是文殊菩薩所化呢!於是立即向他頂禮叩拜。
老人說:「我是一個俗人,不應接受出家人的禮拜。」但是牛雲堅信,老人就是菩薩。
過了很久,老人說他要入定,以觀牛雲的前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稟性愚鈍。老人才剛閉眼,立即說道:「你的前生是牛,因為替寺院馱載佛經,所以今世轉生為僧人。」
老人讓牛雲到龍堂邊,取來一把钁頭,要為牛雲作一個特別的「手術」,去掉阻礙他心智的心頭淤肉。老人讓他閉上眼睛,叫他睜眼時才能睜眼,牛雲一一遵從。
接著,老人除掉了牛雲的心頭淤肉。在整個「手術」過程裡,牛雲沒有感受到任何痛苦和不適,反而在瞬間感到豁然開朗,猶如漆黑的密室,忽然亮起明亮的燈光;猶如沉沉的夜晚,忽然湧現燦爛的月光。
當老人說:「你可以睜開眼睛了。」牛雲張開雙眼,看到老人在他眼前化成文殊菩薩。菩薩對他說:「從今以後,你可以自如地誦讀經書。凡是所讀經卷,不要忘記,時時修持。」
此後,凡是牛雲讀過的經書,其中蘊含的義理,他都遵照著去做。
到了次年夏天,五月的某一天的二更時分,忽然從北臺山頂射出一道光芒。於光明中,顯現出一座樓閣,光華璀璨,閣樓前有牌額,寫著金字「善住之閣」。牛雲就根據光中所現景象,修建了善住之閣。
至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735年),牛雲圓寂,無疾而終。
(據《廣清涼傳》)
責任編輯:岳爾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