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的人,飲食要清淡,少糖,少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西醫的角度來說,痰主要是指人體呼吸道的分泌物,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症狀之一。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痰的產生與五臟有密切的關係,特別是脾。因為在人體內,脾的作用主要是運化水濕,也可以說是痰的源頭。如果脾的功能受到損害,發生異常,那麼運化水濕的功能就會減弱,水液代謝也出現問題。
同時,當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而且脾主運化,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痰濕形成之後,就會誘發各種疾病,引起頭暈腦脹、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痰濕積聚不僅影響食慾、讓人精神不振,還會影響人的體型和容貌。有人面部虛胖、膚色晦暗,也有人滿面油光痘痘叢生,這些可能都是痰濕積聚體內,脾胃對水液、食物的消化、運輸不良造成的。所以,中醫才會有「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說法。
具體來說,痰多的常見原因有以下幾種:
1、水濕滯留
體質虛弱,脾虛不運,導致體內水濕滯留,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大量堆積之後形成了痰。
2、飲食習慣不良
飲食習慣不良,過量攝入生食、水果或者肥膩的食物,致使中陽被傷,胃裡濁氣鬱蒸,釀濕生熱,水濕聚集,從而產生大量的痰。
3、呼吸道感染
感冒、呼吸道感染、慢性氣管炎等疾病造成的多痰,由於病症傷到了肺氣,導致肺不能及時疏散體內的水濕,肺氣不利造成水液滯留,便慢慢形成了痰。
4、鼻炎
患有鼻炎,在炎症的作用下,鼻黏膜分泌大量膿性且黏稠度很高的分泌物,在運送過程中黏附在鼻咽處,形成痰。
可以通過飲食或者中藥來祛痰,菖蒲,可以通竅祛痰、祛濕開胃;白芥子,主治寒痰喘咳,咳喘痰多;紫蘇,清肺氣,化痰氣;川貝母,具有止咳化痰的效果;婆婦草,可以潤肺化痰。
2個祛痰方法
除了補脾腎,要想避免多痰,生活中還應做到以下2點:
1、避外邪
順應四時變化,做好相應的保健措施,能保護脾、肺,避外邪。(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身體與隨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外界氣候的變化也影響這痰的形成。比如因感染風寒而引起感冒、咳嗽等病證時,也會有多痰的症狀。或是居住環境潮濕,困阻脾陽,使水液不化而形成痰。
所以,要想避免生痰、多痰,就要順應四時變化,做好相應的保健措施,保護脾、肺,避外邪。
2、重飲食
痰濕體質的人飲食要清淡,少油、少鹽、少冰、少糖,太甜的、油膩的、鹹的食物不利於脾的運化。此外,還要細嚼慢咽,吃七分飽。
痰作為一種致病因素,能引起多種疾病。所以,如果平時經常想吐痰或者痰卡在喉嚨裡吐不出來的,一定要進行自查,調理脾肺,如果調理之後沒有多大效果,就要去醫院尋求幫助,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