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7月15日訊】好容易期盼來的經貿磋商卻變成了一場大型「扯皮」現場,單就韓方代表是否要求日本撤銷出口管制這個問題,雙方就能吵上一天。
這邊的磋商無疾而終,另一邊三星太子李在鎔也鎩羽而歸,經貿摩擦磋商無解,韓國半導體企業似乎進入了停工倒計時。然而在這場貿賽跑中,無論文在寅還是安倍,或許都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全身而退。
一、白談
出口管制生效一週後,日韓終於舉行了首次工作磋商。當地時間7月12日下午2點,雙方在東京就日本對韓國強化出口管制舉行磋商。據瞭解,應韓國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對實施出口管制的目的和過程進行說明,韓國強烈要求日本撤回強化管制的措施,但日本卻鐵了心要將管制進行到底。
結局可想而知——雙方堅持各自原有立場,磋商不歡而散。在韓聯社的報導裡,這場磋商幾乎沒有希望,磋商從當天下午兩點到晚上7點,會議氣氛也十分緊張,雙方代表表情嚴肅,互不對視,開場時甚至沒有握手問好。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一天之後,關於會談的內容雙方竟然各執一詞,矛盾幾乎已經進入白熱化。爭吵的原因之一在於韓方聲稱向日方提出撤銷管制的要求,但卻遭到了日方的否認;日本提到,韓方只是要求日方解釋出口管制的原因。
就連會議的性質也遭到了質疑。按照日本經濟產業省官員岩松潤的說法,12日的會議只是日方收到韓國政府要求後做出解釋的一個場合,而不是磋商。另外,對於韓國是否提議再次舉行磋商,日本也予以了否認。而韓方卻簡稱,已經多次提議在7月24日以前舉行新一輪對話,只是日方沒有明確表示是否會接受提議。
日本彷彿鐵了心要砸場子。此前韓國總統文在寅便已喊話日本,敦促日本撤銷對韓國的出口限制,並舉行雙邊磋商,避免「把路走絕」。然而日本經濟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則明確表示,不會與韓方磋商此事,並重申不考慮取消該措施。
出於對韓國勞工賠償問題方面的不滿,7月4日,日本開始實施對韓國出口高科技材料的審批限制,氟聚酰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悉數在內。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種半導體材料正是製造智能手機、電視部件的關鍵所在,而半導體產業則正是韓國支柱產業之首。
對於日韓急轉直下的關係,有分析稱,從歷史方面來看,日韓摩擦早已有之,但之前無論雙方爭到什麼程度,都不曾使用貿易手段,如今出口管制來襲,就要看看日韓的背後發生了什麼。日韓貿易摩擦發生在一個關鍵節點——G20峰會,這場會議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對安倍來說是一個加分項,但當時川普(特朗普)卻跟文在寅與金正恩舉行了會晤,作為東道主的安倍既沒有準備也不知道內情。這場風一吹就把G20的成果吹沒了,安倍現在的做法就是要把灰「抖」下去,讓美韓看到還有日本的存在,不能輕易落下日本。
二、停工?
韓國政府的日子不好過,韓國的半導體就更不用說了。事實上,早在日韓啟動磋商之前,韓國企業就已坐不住了,三星「太子」李在鎔早在7日就已奔赴東京,而在一天之後,才是文在寅的首次發言。
文在寅說不動日本政府,李在鎔說不動日本企業。當地時間7月13日晚,李在鎔回國,結束了長達6天的日本之行。而在外界原本的猜測裡,李在鎔本應在11日回國。根據韓國媒體的報導,李在鎔在訪日期間走訪了日本相關企業及金融屆人士,但具體行程並沒有公開。當晚到達機場後的李在鎔,面對媒體的追問,也選擇閉口不言。對於李在鎔此行的結果,有媒體聯繫了三星電子,但尚未收到回覆。
日韓經貿大戰中,三星是否會首當其衝受到直接衝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李在鎔本是帶著期望落地日本的。此前媒體曾透露,李在鎔聯繫了日本一些在高科技材料公司中持有股份的大型金融機構,包括日本JSR公司,後者生產的光致抗蝕劑對於三星電子的半導體生產至關重要。在韓國媒體眼裡,李在鎔正在尋求一種解決方案,讓日本企業繞過常規出口路線。
然而,在日韓經貿摩擦如此激烈的當下,或許沒有企業願意鋌而走險。值得注意的是,留給韓國企業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根據外界的預測,對半導體產品而言極其重要的氟化氫,三星電子目前的庫存可能僅僅只能維持幾週。由於氟化氫腐蝕性極強,無法長期保存,導致韓國企業一直小批量進口該材料,因此這才埋下了隱患。
此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如果日本的出口管制繼續下去,難以繼續經營超過6個月的韓國企業比重將高達59%,3個月都難以維持的企業比重也達到了28.9%,對於日本出口管制實施一年的假設,僅有兩成企業表示他們可以撐過這段時間。
巧的是,俄羅斯在這個時候突然伸出了援手。據《韓民族日報》12日的報導稱,韓國政府官員透露,俄羅斯最近通過外交途徑向韓國政府方面表示,有意向韓國企業供應本國生產的氟化氫,而去年11月日本臨時中斷氟化氫供應後,韓國政府也一直在尋找替代日本貨的進口渠道。
三、雙輸
在日本咄咄逼人的「精準打擊」之下,韓國似乎已經做好了打持久仗的準備。此前文在寅召集韓國30家大企業集團總裁上臺應對日本出口管制對策的時候,就曾提到,即使努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但也不能排除事態長期化的可能性,雖然情況令人非常遺憾,但必須做好應對所有可能性的準備。
除了「追著」日本舉行磋商之外,韓國也不忘上訴至世貿組織。在9日召開的WTO貨物貿易理事會會議上,韓國就已經要求日本撤回針對韓國實施的加強半導體材料出口管控措施。但日本也做好了接招的準備,強調這一做法只是將此前韓方享受的貿易簡化手續調整為常規手續,並沒有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另一邊,韓國政府也表示,將委託聯合國安理會或國際組織調查日韓兩國是否存在違反戰略物資管理規定的情況。
看來,日本似乎是有備而來。日韓曾經在WTO上有過對決,最後日本敗訴,這一次日本吸取了教訓,採用一種非常有限度的打法,即經濟領域上使用一種手法以達到安全上的目標,其特點就在於釋放一種信號,讓對方去盤算得失。
然而,讓對方盤算得失的同時,日本自身也需要掂量掂量。劉軍紅稱,雖然日本咄咄逼人,但其半導體材料的出口主要聚焦於中小型企業,一旦長期化,中小企業生產、貿易乃至生存受到影響,那麼就會在選舉問題上有所表現。而韓國也在做第二手準備,包括兩大財團準備投資上千億美元做以半導體為核心的產業基地,文在寅政府也提出相關政策瞄準半導體產業的高級化。因此只剩材料的日本,或許也堅持不了多久。
對平成年代的日本來說,「逃掉的都是大魚」,今年2月,《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就解釋了日本半導體沒落的原因。根據美國集成電路研究公司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日本半導體行業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49%,但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已經跌落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