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凡的家庭,然而到了中年的時候遭遇P2P爆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7月3日訊】最近,一個悲傷的故事,在中國大陸網路迅速傳播,標題是《中年人的風平浪靜,只能靠命》。主人翁是一個女碩士,一個平凡的家庭,然而到了中年的時候,不僅面臨丈夫失業,而且還因為還投了招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卻遭遇P2P爆雷。
2015年,經招商銀行的工作人員介紹下載了錢端APP,這是招商銀行委託的第三方開發的APP,收益在4-5%。
所以,基於對銀行的信任,她將自己每個月的工資都打進去,當做儲蓄,而且把全家的錢都存在這裡,合計86萬。然而萬萬沒想到,銀行賣的錢端竟然是P2P,而且是收益率僅5%的P2P,還爆雷了。
錢端爆雷後,招商銀行的說法是2017年4月就與錢端解除合作,並在2018年完成清算,與銀行無關,也不承擔其他責任。
雖然招商銀行扮演的只是一個單純的信息中介,從法理上可以撇清關係,但覺得招商銀行仍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2016年,招商總行大力推出「小企業E家投融資平臺」,推廣名又稱「員企同心」,分為企業版和個人版,其中的個人版就是錢端APP。
於是招商銀行迅速將這個平臺推廣給所有的招商銀行用戶,並賺取中間業務,但在2017年初突然解除了合作關係。
直到2019年,爆倉後,投資者才知道,原來所謂的銀行理財,竟然是P2P。
根據報導,將近9000多個投資者,14億資金不翼而飛,說實話,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幾乎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了。
於是,這位破產中年女碩士在文章中詰問:
我們只是想努力過的好一點,我們不貪圖高利潤,我們不炒股不炒房,我們不碰雷,為什麼雷還會找上門。
一生風平浪靜,都不足以讓你感恩命運,而那些不幸的事情,只發生一次,就足以讓你懷疑人生。
最近理財產品爆雷事件頻發,讓人觸目驚心,而且一旦出事,不是虧損幾個點或者腰斬的問題,瞬間血本無歸,連維權都找不到地方。
從去年開始P2P集體爆雷,很多人才知道這個是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的問題。不管是在股市還是其他金融理財產品裡接受過現實教育,仍不乏一輪一輪的被收割。
很多人投理財產品,以為銀行背書,可以剛性兌付,但其實從國家開始金融去槓桿以後,這種時代早就過去了。
嚴資管時代,為了防止更大面積的違約事件,對於銀行理財禁止適用剛性兌付即保本保息的營銷。
作為普通投資者,在銀行買理財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合同,看清楚產品來源到底是什麼,誰發行的,看清風險級別。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一共是四級,大銀行普遍賣的低風險理財,比如1,2級,風險很小。
四大銀行,其實也在為這些理財做背書。但是目前很多小銀行,都存在創新存款和理財產品。
從邏輯上來講,一則是小銀行自身信用,二則是有存款保險制度保障。但是,一定要注意,存款是存款,理財是理財,兩者性質完全不同。
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理論上只有一級風險才可以保本,其餘的都存在不保本的風險。所以,沒有買過銀行理財的以後一定要仔細慎重,買過的查看一下自己買的理財產品究竟是什麼,看不懂的一定不要碰。
有些產品,風險不怎麼變,比如國債,銀行存款,低風險銀行理財,長期以來,風險都很低,以後的風險也不會變。
但有些產品的風險就變動很大,它兩年前的風險,和現在的風險,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信託、資管產品、P2P等,包括最近陸金所賣的資管產品,也出現了逾期。
所以人到中年,想要風平浪靜,也確實不容易,每個月的房貸車貸,工作的精力也沒有那麼旺盛,這些隨時都會給你帶來焦慮的情緒。
中年人的世界,看似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湧動,高房價、高債務,揹負著整個家庭的生活。
所以說,中年人是距離破產最近的一群人,這個時候家庭應當趨於保守,因為踩中一個雷,就會對家庭造成致命的打擊。
這裡的雷,不光是金融資產,甚至是重大變故,疾病等等,隨便來點什麼,都會讓整個家庭面臨破產。
這個時候,家庭的金融組合應當回歸保守型,首先要回歸銀行存款或者創新存款,用這些產品來控風險,儲蓄財產。
其次,可以做做基金定投,低成本搶籌碼,不過對這個領域,要有基本的認知,避免受不了波動和虧損。定投被動的,寬基的、指數型基金。
最後,有性價比地,給家庭配置合適的保險,消費保障型為主。
人到中年,想要風平浪靜,更需要穩一點,再穩一點,更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