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陳毅、粟裕、傅秋濤、周恩來、朱克靖、葉挺在新四軍雲嶺軍部。(網絡圖片)
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軍長葉挺被囚禁,他曾作詩概括當軍長以後的坎坷經歷:「三年軍長,四次辭呈。一朝革職,無期徒刑。」其實,在短短3年的軍長任期內,他先後5次要求辭職,其中兩次離軍出走,原因究竟是什麼?
早年脫共不受信任 無法行使軍長職權
讓葉挺覺得難以履行職責的根本原因,是他早年主動脫離了共產黨。1927年底廣州起義失敗後,葉挺受到了不公正批評,離開中共的黨組織,在海外度過了十載流亡生活。
全國抗戰爆發前夕,葉挺與脫離了多年的中共取得聯繫。1937年9月28日,他被任命為新編第四軍軍長。但作為一支中共領導的軍隊,新四軍自然要完全掌握在項英等共產黨幹部的手裡,戰略方針都由他們制定。黨外人士葉挺想要成為軍隊名副其實的統帥,是項英無法滿足的。葉挺也曾努力改善自己的地位,他在1938年6月向周恩來、葉劍英等人建議在新四軍組織一個委員會,共同商議軍政問題。但只要葉挺與中共的關係沒有實質的改變,他仍然只是一個黨外盟友,對新四軍決策層不可能進入太深。況且項英還是擔任委員會的一把手,繼續位居葉挺之上,葉挺依舊感覺無法行使軍長應有的職權。
另起鍋灶 曾回鄉組織一支武裝隊伍
1938年7月28日項英前往延安參加會議,過了約一個月,葉挺發電報給周恩來等人,表示準備辭職。在周恩來等人的挽留下,葉挺堅持了一個月,9月30日他發電報給項英,說「我擬於下月初」到顧祝同那裡去一次,「如能請准假,則返香港視察各方情形」。項英隨即從延安趕回皖南。
項英還在路上的時候,葉挺也離開雲嶺去外地,走前給項英留下一封信,說「居士不適當一個大廟的方丈」。10月22日,項英回到了雲嶺。第二天葉挺也回到了軍部。項英主動去拜訪葉挺,勸他打消辭意。但葉挺去意已決,要回到已遭日本入侵的老家廣東組織武裝打游擊。可能是因為「不能改變現行制度」遷就葉挺,在這之後,周恩來等人並不堅持要葉挺回新四軍。葉挺離職後回到廣東,國民政府廣東負責人余漢謀立刻委任他官職,葉挺很快拉起了一支武裝。蔣介石害怕這支隊伍成為第二個新四軍,下令撤銷對葉挺的任命。與此同時,蔣介石向中共方面表示,要另行委派新四軍軍長。
黨內不被信任 「一把手」仍被架空
蔣介石再派一個軍長來,只會是個反共分子。延安忙致電周恩來,讓他把葉挺約到重慶談話,「要葉挺向蔣表示願回新四軍工作」。周恩來在1939年1月向中共中央書記處提出建議,把項英和葉挺在新四軍委員會的職務顛倒一下,「葉正項副,項實際上為政委」。書記處回電同意周恩來的想法,並指出項英可「多注意新四軍總的領導及東南局工作,而將軍事指揮與軍事工作多交葉辦」。周恩來告知葉挺中共中央對新四軍委員會的新安排,並要同去皖南送他回工作崗位,葉挺終於同意重歸新四軍。
但只要葉挺和中共的實質關係沒有改變,就不可能真正參與中共對新四軍的關鍵決策。這年9月,葉挺為新四軍經費和編製問題去了重慶,因為蔣介石不肯增加新四軍軍費,他第三次提出辭職,才換來國民政府多撥了一些經費。心緒煩亂的葉挺去了香港、澳門,明確表示不想再回新四軍了。項英派人到澳門請葉挺重新工作,葉挺返回重慶,但仍說:「我今天既不是共產黨,也不是國民黨,情況如此複雜,卻要我擔負這麼大的擔子,我實在幹不下去了。」經過周恩來的說服,葉挺在1940年8月回到雲嶺。
皖南事變前最後一次提出辭職
1940年12月29日,葉挺突然給延安發去電報,向毛澤東、朱德提出辭職。這是葉挺的最後一次辭職。項英找到葉挺,弄明白葉挺這回辭職是因為看到了毛澤東12月26日那份痛批新四軍領導的電報。
收到26日電報的時候,項英曾猶豫過要不要拿給葉挺看。電文內容十分嚴厲,向黨外的人展示似乎不大好。可如果不給葉挺看,日後被他知道只怕又引起誤會。況且這份電報事關轉移北上的大事,不能不讓軍長知道。此次中央來電雖然是批評新四軍的領導,但首當其衝的無疑是項英,與置身黨外的葉挺的關係可以說不算很大。想過這些,項英決定把電報交給葉挺。事實證明,他起初的擔心並非多餘。
葉挺告訴項英,自己辭職決不是要逃避責任和鬥爭,只是根據歷史的教訓,他既然無能力擔負起對全軍的重大責任,就不要等負不下來的時候再作抉擇。葉挺說的歷史教訓,應該還是指待在新四軍裡的種種矛盾和尷尬。項英忙向這位名將解釋黨對他的信任,談了一個上午,葉挺終於「暫時打消」辭職之意。此時離皖南事變的爆發只有幾天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