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湘西大捷後,王耀武、盧漢、張發奎、何應欽、湯恩伯、杜聿明、蕭毅肅、美軍官在芷江交談。(網絡圖片)
抗戰末期的回憶
(一)
遠征軍和駐印軍在畹町會師,會師當天早上六點多有個升旗典禮,我方代表是何敬公(何應欽,注一),美方代表爲竇恩將軍。
正在升旗時,日軍在遠處山頭以小砲打了幾發來騷擾,雖然沒打中,但卻表示日軍還在附近。後來我們去搜索日軍陣地,發現他們餓得骨瘦如材,躺在地上,奄奄一息,就是不願逃跑,也不肯投降。此時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日軍慰安婦——在雲南龍陵,試想想看這些慰安婦遠從日本到緬甸,又從緬南到老遠的北部,再從緬北到龍陵,其間艱難險阻可想而知;再者,這些慰安婦不是強迫來的,而是日本社會爲了表示支援皇軍,志願參加的。由這兩件事,我們可以看出日本這個民族的確有它了不起的地方。
(二)
蔣委員長至昆明之後,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注二)轄下的部隊,以攻勢作戰形式編組,成立了第一至第四方面軍及昆明防衛司令部,第一方面軍司令長官盧漢、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張發奎、第三方面軍司令長官湯恩伯、第四方面軍司令長官王耀武。
其中張發奎不願就任第二方面軍司令長官,他的兩個理由是:其一,美國空軍誤炸張發奎司令部,炸死二十幾名將官,張氏以爲係中央授意,深覺對不起部下。其二,視王耀武爲小孩子,不願與其平起平坐,同爲司令長官。何先生將此事電告蔣委員長,蔣委員長請張氏至重慶,當面說服他,但他仍待了兩、三個月,始回廣西百色就職。
當時美軍擬定反攻作戰計畫,其中之一案爲:由菲律賓進攻大鵬灣與雷州半島。爲了執行此計畫,美國分批運來二十個步兵師裝備,準備給這四個方面軍更新裝備。結果最先裝備的是不在這四個方面軍系列內的第十八軍(注三)。
幸好這場會戰還沒打,日本就投降了,否則香港、廣州等地可能遭到猛烈的轟炸破壞。
(三)
就在四個方面軍調動之際,日軍發動湘西會戰(注四),這是日軍最後一次大型的攻擊行動,日軍的用意在國軍尚未接受美式新裝備前予以殲滅。結果卻是日軍失敗。
會戰結束後,何(何應欽)先生電告王耀武,除了戰死的國軍屍首移走之外,日軍及馬匹放置原地不動,何先生要親至戰場視察。因爲抗戰期間流行一則笑話,每次戰役結束後,統計由各團、師、軍所作陣亡日軍的報告,加起來日本人都死光了。
其後,收復獨山、都勻等縣,續推進至廣西邊境上,另一支則準備由百色出發。等軍隊陣勢擺好,就在此時日本宣布投降。當時何先生已在百色開設指揮所,準備打雷州半島,孫立人新一軍則從貴陽下來進攻柳州,後來何先生率我們回昆明,準備受降事宜。
隨後何先生赴芷江,對今井武夫面授到南京受降細節。何先生赴南京係搭乘委員長的座機美齡號(C47),不是坐日本軍機。
注一:何應欽,字敬之,人稱「敬公」或「何敬公」。
注一: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是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何應欽。
注三:時任第十八軍軍長是胡璉。
注四:湘西會戰總指揮是軍委會參謀總長兼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