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愛存錢造就了中國經濟指標上的高儲蓄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4月24日訊】中國人愛存錢造就了中國經濟指標上的高儲蓄率。高儲蓄率從某些角度來講對國家經濟是好事。比如高儲蓄率能夠抵禦很多外部風險衝擊,同時也是經濟變革、換擋過程中的壓艙石,所以高儲蓄率(老百姓愛存錢)其實是中國經濟迅速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
但是,中國人愛存錢這種優良的文化傳統最近這些年卻開始悄然消逝,根據數據顯示,最近十年來,國內儲蓄率年年下降。從2008年的51.9%跌至2018年44.9%。
很多人都會嚇一跳!錢去哪兒了?去買房子了?炒股了?還是大夥都賺不來錢了?
更嚴重的是,這種趨勢好像還沒有止住的跡象。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國民儲蓄率在未來五年還會繼續下滑至41.6%。
這可不得了,中國人愛存錢的優良傳統馬上就要跟我們say goodbye了。
為了驗證這一說法,我特意找了一個有代表性的樣本城市,國家中心城市、二線龍頭——鄭州市的城鄉居民銀行儲蓄存款餘額的同比數據做下驗證。
結果得出的結論一樣:
雖然2011年之後,鄭州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增速存在波動,但整體是下行趨勢,特別是2015年之後,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的增速連續三年快速下滑。
看來,大夥真的是存不住錢了。
衣著光鮮下快速擴張的債務
這幾年,身邊的有錢人好像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了。
512G IPhone X?買!
香奈兒、蔻馳、範思哲?買!
奔馳寶馬?買!
三環大平層?LOFT精裝小公寓?買!
反正買買買!先把自己包裝成中產階級再說。
錢不夠?
開玩笑!銀行貸款、信用卡、分期、網路貸辦起來。
所以,我們看到儲蓄下降,硬幣的另一面就是債務的高速膨脹。
過去十年,全世界新增的債務六成以上都中國人貢獻的。
中國迅速崛起的中產階層,或者我稱之為「偽中產階級」成為了這輪擴張最大的債務人。
截至2018年,中國家庭部門的新增負債超過了非金融企業負債,成為中國新增債務的最大貢獻者。
90後,特別是95後這幫年輕人的消費真是讓70後80後汗顏。
我們就拿信用卡這事兒來說。
國內以信用卡為代表的消費類信貸在家庭部門總債務中佔比為14%。雖然官方沒有公布P2P的貸款規模,但是動輒一個P2P爆雷就上百億規模相比也不小。
2008年之後,信用卡授信規模大增,同時應償規模也相應高速增長。從2008年只有1600億的應償規模到現在的6.85萬億應償規模,十年內增長了42.8倍。
當然,如果從規模體量上來講,債務裡最大的一部分,還是房貸。
截至2018年年末,住房按揭貸款在家庭部門總負債中佔據60%左右。並且,房貸的增速還在高速增長。
一方面,購房人群規模持續擴大,另一方面,房價上漲之後,貸款的總金額也水漲船高。
在中國,房貸規模的一路上漲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高速發展。
雖然房產作為消費品兼投資保值的資產,在中國不僅僅是每一個人居家樂業的靈魂寄託,也是個人及家庭對該城市教育、醫療、公共配套等各種城市資源獲得的途徑。但房貸不僅僅創造了眾多房產投資人的投資神話,也讓一個個的房奴不斷誕生,一個又一個的巨額房貸債務形成。
中產階級負擔過重
過去的10年,中國家庭部門的債務增速年均達到30%,這比別的國家要高很多。
中國雖然號稱一億中產階級,但很多中產階級身上背了大量的債務。所以,一旦未來現金流跟不上,很容易掉出中產階級隊伍。
國際清算銀行給幾個國家做了一個家庭部門的償債率圖標。從國際清算銀行數據來看的話,中國家庭部門的償債率這一比例正在快速上漲,已經接近韓國、美國這些家庭債務高的國家了。
所以當大量人群都在投資房產之後,必定會壓縮未來支出以及提供未來的現金流用來支付月供。這就造成全社會整體消費能力下滑。
同時,一旦經濟出現下行趨勢,這些中產階級的現金流受影響,那麼必然會導致連鎖反應。特別是一二線城市的購房者,動輒身上背著上百萬的債務,很容易被現金流所綁架。
其他角度:老百姓為什麼不存錢?
我們從其他幾個角度再來看老百姓為什麼不愛存錢了?
有這麼幾個原因:
(一)中國社會進入人口老齡化。
很多人覺得年輕人才屬於「消費型「人口,但其實如果把一個國家當成一個大賬本,老年人才是國民經濟中「消費型」的人口構成部分。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肯定會導致居民部門消費總量的提升,從而提高國民消費率,降低國民儲蓄率。
如果我們把國內15-64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放到一起看,會發現這些人口佔比與國民儲蓄率幾乎是同步的,都是從2008-2009年之後開始進入到下行趨勢裡。
其實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同樣也有相同的樣本國家。
上個世紀70-80年代,日本二度崛起。當時的日本也是高儲蓄率而聞名於世。1991年,日本儲蓄率最高至34.2%,並在隨後的25年下滑至27.3%。
而這25年,也是日本加速老齡化的25年。
而一個國家老齡化的到來,幾乎是不可逆的趨勢。
(二)超前消費和借債消費的文化日漸盛行。
當年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買房的故事傳的家喻戶曉,深得人心。自此中國人的消費觀和財富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我剛才也講了,現在的年輕人愛透支消費,而社會所提供的信用卡、信用貸、現金貸、網路貸甚至裸貸等等各種金融借貸工具使得超前消費變得垂手可得。
各種借貸工具早已讓很多外表光鮮的年輕人剛出校門就負債纍纍。
(三)加槓桿買房。這是居民儲蓄率下降的關鍵因素。
回到剛才房貸的話題,2008年「四萬億政策」之後,全國房價迎來了持續上漲。許多家庭通過高負債購房。截至2018年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達到了25.75萬億元,佔到了居民總貸款的53.5%。
而居民貸款增速遠遠高於居民收入和存款的增速。
大多數家庭的工資性收入大部分都用於償還月供。這也導致居民儲蓄率持續的下滑。
總結
雖然這幾年大夥都有錢了,幾個包包幾件阿瑪尼都能把自己包裝成所謂中產階級。但是很多人的這種階層的逾越是建立在龐大的債務基礎之上。
雖然債務是經濟發展的必要金融工具,也是經濟成長的結果,但是過快的債務增加卻會阻礙經濟穩健長遠發展。而家庭部門債務高速增長更是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
所謂中產階級家庭,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微觀主體構成,這些中流砥柱不僅僅關係到經濟主體的活力,也對社會的複雜平衡與穩定起到關鍵的作用。
4月19日的政治局經濟會議大家也都看了,今年金融去槓桿要繼續推進,債務要繼續控制,在大環境去槓桿的背景下,一旦中產階級現金流出問題,那麼中產財富的幻覺一戳即破,千萬家庭的龐大債務就會顯現在世人面前。